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学 语境、源流与义理

封面

作者:叶方兴 著

页数:348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3091756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学 语境、源流与义理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学复兴乃至整个现代道德哲学的思想语境,梳理21世纪以来西方德性伦理学的代表性流派、人物、路径,重点阐释近些年来德性伦理学的前沿议题,揭示21世纪以来西方德性伦理学的理论成果,对德性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推进意义。本书属于伦理学、德育的前沿动态性作品,对21世纪以来西方德性伦理学前沿动态进行追踪研究,呈示近20多年的德性伦理学的演化脉络,及其在西方德性伦理学发展乃至现代道德哲学谱系中的理论位阶。与此同时,本书也可视为伦理学、德育学科的基础理论性著作,集中展现21世纪以来的西方德性伦理学取得的理论进展,及其对德性伦理学基础问题的推进意义,从而深化了德性伦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

叶方兴,安徽舒城人,法学博士、哲学博士后,现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德性伦理学和品德教育研究。

目录


导论
一 德性伦理学复兴:古今分野中的思想史事件
二 安斯库姆对现代道德哲学的批判
三 “德性伦理学”:一个独立的理论阵营
四 当代德性伦理学的多样性
章 当代德性伦理学复兴的社会根源
一 “分裂的世界”:现代社会的结构性描述
二 现代性的伦理隐忧
三 “德性之后”:社会碎片化的伦理遭遇
四 德性伦理学复兴的社会效应
第二章 当代德性伦理学的理论演化
一 理论复兴与三足鼎立
二 自主领域与趋向多元
三 定域关注与多样化路径
四 议题争鸣与论域拓展
第三章 理解“德性”:以“virtue”为中心的概念辨析
一 “virtue”与德性
二 德性与性情
三 德性与品格
四 德性与
五 德性与惯习
第四章 自然、理性与德性:斯多亚学派的德性理论
一 作为德性论本体的自然
二 德性:人之理性能力的完善
三 “不动心”的幸福生活状态
四 经由理性的情感 (eradication)
五 斯多亚德性论:一种未竟之业
第五章 德莱芙论“谦虚”德性:证成及其反思
一 德莱芙关于谦虚的低估解释
二 自我价值能否构成无知的对象?
三 对自我价值的无知是可能吗?
四 对自我价值的无知是 的吗?
第六章 安娜斯论德性养成的共同体观念
一 德性养成的“技艺类比”
二 社会制约与主体 :德性养成的双重维度
三 “成为德性共同体的一员”:德性养成的共同体观念
四 反思安娜斯“共同体”观念的理智化倾向
第七章 扎戈泽波斯基的典范主义德性论
一 道德理论的“地图之喻”:典范主义德性论的理论特征
二 令人钦佩的道德典范:典范主义德性论的理论起点
三 基于典范的德性理论:系统论证
四 叙事与模仿:通达道德典范的实践路径
五 关于典范主义德性论的评价
第八章 德性的可欲性:德性、价值与人的现实生活
一 德性可欲性的价值之维
二 德性与价值:人的现实生活求解
三 现实生活的意义向度
四 “即凡而圣”:德性的 性与现实性
第九章 德性伦理学中的“正确行动”
一 “强硬”与“柔和”的德性伦理学
二 赫斯特豪斯的“合格行动者”理论
三 安娜斯的“德性发展”理论
第十章 德性伦理学中的“技艺类比”
一 技艺(technē)在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中的地位
二 亚里士多德论“技艺类比”
三 安娜斯对“技艺”的重释
四 “技艺类比”的发挥:一种发展性的德性理论
五 反思“技艺类比”的理智主义
第十一章 德性伦理学的生存论品格论析
一 德性伦理学:成人之学
二 德性伦理学追求人的幸福生活
三 德性伦理学立足人的社会本性
四 德性伦理学寓于人的生存实践
五 德性伦理学展现人的内在生命状态
第十二章 德性伦理学的方法论特质
一 德性伦理学:理论与方法
二 整体主义
三 特殊主义
四 “解释学循环”
五 内在主义
附录 当代知识论的德性转型—— 东吴大学哲学系米建国教授学术访谈
后记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学 语境、源流与义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1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