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俊峰. 著
页数:27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004893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西方古典政治哲学所谓政治自由通过求善原则体现出来:只要城邦公民服从善的原则,他们就是自由的。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则自马基雅维里以降,对古典政治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予以批判反思,将政治与道德、公域和私域分离从而与古典政治哲学相决裂并由此得以产生。马基雅维里主义自由概念为现代西方共和主义和自由主义奠定了基础,本书通过批判地考察西方共和主义和自由主义自由观的内在联系和局限,展现出马克思自由观对促进人的自由和解放所具有的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马俊峰,回族,1969年12月出生,甘肃张家川县人,1994年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获得学士学位,2002年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硕士学位,2007年于南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社会政治哲学,著有《哈贝马斯以兴趣为导向的认识论》(合著)曾在《南开大学学报》、《学术研究》、《江西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
目录
序
导论
第一章 古代政治哲学的自由观
第一节 古代的政治与人的自由
一 希腊公共领域的兴起与繁盛
二 自由是政治存在的理由
三 哲学沉思与城邦政治的冲突
第二节 古代政治哲学的人性假设
一 前苏格拉底的宇宙观
二 柏拉图的“完善人”
三 亚里士多德的“好公民”
第三节 古代政治自由的研究路向
一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自由”
二 亚里士多德“至善”的目的论
三 自由的理想与实践的智慧
导论
第一章 古代政治哲学的自由观
第一节 古代的政治与人的自由
一 希腊公共领域的兴起与繁盛
二 自由是政治存在的理由
三 哲学沉思与城邦政治的冲突
第二节 古代政治哲学的人性假设
一 前苏格拉底的宇宙观
二 柏拉图的“完善人”
三 亚里士多德的“好公民”
第三节 古代政治自由的研究路向
一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自由”
二 亚里士多德“至善”的目的论
三 自由的理想与实践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