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春梅[等]著
页数:62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0302989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淮河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代是中国经济的转型期,
也是淮河流域经济从传统向近代演变的开始。本书以转型发展为切入点, 围绕淮河流域的经济开发, 以专题的形式,
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业、城市和金融以及导淮等方面,
探讨了各级政府的经济开发政策和措施、不同群体和组织在经济开发中的作用及相互影响, 展现了近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历史全貌。
作者简介
吴春梅,1964年出生,安徽无为县人。博士,教授,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现任安徽大学副校长,首批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安徽省历史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区域社会经济史及中国近代文化与文献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1984~1949)”、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一次失控的近代化改革——关于清末新政的理性思考》,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农史》、《民国档案》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张崇旺,1964年出生,安徽歙县人。安徽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明清社会经济史、江淮流域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南宋以来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变迁与水事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研究”,已出版专著《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独著)、《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合著)、《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合著),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农史》等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序 茅家琦
导论
一、近代淮河流域的行政区划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近代淮河流域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变
第一节 传统农业的近代改造
一、传统农业改造的提出
二、农业机构的建立
三、农事试验与农业推广
四、农田水利的兴修与技术改进
五、改革的效应
第二节 近代农业生产组织的出现
一、农会的建立
二、农业合作与农业金融
导论
一、近代淮河流域的行政区划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近代淮河流域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变
第一节 传统农业的近代改造
一、传统农业改造的提出
二、农业机构的建立
三、农事试验与农业推广
四、农田水利的兴修与技术改进
五、改革的效应
第二节 近代农业生产组织的出现
一、农会的建立
二、农业合作与农业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