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军,陈国威
页数:224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643095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部分,其具体内容包括:乐理复习、和弦外音、和声发展概况与四部和声、和弦排列法、和弦连接法、和弦的功能作用与终止式、用正三和弦为平稳旋律配和声、同和弦转换与三音跳进等。
目录
第一篇 自然音体系和声理论
第一章 乐理复习
第一节 和弦
第二节 三和弦
第三节 七和弦
第四节 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调式和弦名称
第五节 调式、调性、调关系
第六节 键盘弹奏与和弦辨认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二章 和弦外音
第一节 弱拍、弱位上的和弦外音
第二节 强拍、强位上的和弦外音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三章 和声发展概况与四部和声
第一节 和声作用
第二节 和声的产生及发展概况
第三节 多声部音乐概述
第四节 四部和声
第五节 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四章 和弦排列法
第一节 和弦音的排列
第二节 和弦的旋律位置
第三节 原位三和弦的六种排列方式
第四节 超八度、声部超越与声部交错(和声中应避免)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五章 和弦连接法
第一节 不同三和弦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和弦连接中声部进行
第三节 和弦连接法(和声连接法、旋律连接法)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六章 和弦的功能作用与终止式
第一节 和弦的功能作用
第二节 和声终止式
第三节 终止式在作品中的应用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七章 用正三和弦为平稳旋律配和声
第一节 用正三和弦为平稳旋律配和声
第二节 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实例讲解
第三节 反向五八度、隐伏五八度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八章 同和弦转换与三音跳进
第一节 同和弦转换
第二节 三音跳进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九章 为低音配和声与终止四六和弦
第一节 为低音配和声
第二节 终止四六和弦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十章 正三和弦第一转位——六和弦
第一节 正三和弦第一转位——六和弦
第二节 六和弦应用分析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十一章 四六和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四六和弦运用和声分析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十二章 原转位属七和弦
第一节 属七和弦基本特征
第二节 属七和弦用法
第三节 属七和弦运用实例分析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十三章 键盘和声
第一节 三和弦键盘和声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十四章 副三和弦
第一节 功能圈
第二节 副三和弦概述
第一章 乐理复习
第一节 和弦
第二节 三和弦
第三节 七和弦
第四节 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调式和弦名称
第五节 调式、调性、调关系
第六节 键盘弹奏与和弦辨认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二章 和弦外音
第一节 弱拍、弱位上的和弦外音
第二节 强拍、强位上的和弦外音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三章 和声发展概况与四部和声
第一节 和声作用
第二节 和声的产生及发展概况
第三节 多声部音乐概述
第四节 四部和声
第五节 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四章 和弦排列法
第一节 和弦音的排列
第二节 和弦的旋律位置
第三节 原位三和弦的六种排列方式
第四节 超八度、声部超越与声部交错(和声中应避免)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五章 和弦连接法
第一节 不同三和弦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和弦连接中声部进行
第三节 和弦连接法(和声连接法、旋律连接法)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六章 和弦的功能作用与终止式
第一节 和弦的功能作用
第二节 和声终止式
第三节 终止式在作品中的应用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七章 用正三和弦为平稳旋律配和声
第一节 用正三和弦为平稳旋律配和声
第二节 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实例讲解
第三节 反向五八度、隐伏五八度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八章 同和弦转换与三音跳进
第一节 同和弦转换
第二节 三音跳进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九章 为低音配和声与终止四六和弦
第一节 为低音配和声
第二节 终止四六和弦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十章 正三和弦第一转位——六和弦
第一节 正三和弦第一转位——六和弦
第二节 六和弦应用分析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十一章 四六和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四六和弦运用和声分析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十二章 原转位属七和弦
第一节 属七和弦基本特征
第二节 属七和弦用法
第三节 属七和弦运用实例分析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十三章 键盘和声
第一节 三和弦键盘和声
课堂练习与作业
第十四章 副三和弦
第一节 功能圈
第二节 副三和弦概述
第二篇 半音体系和声理论
附录和声分析谱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