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穆旦与中国新诗的历史构建

封面

作者:易彬著

页数:437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0049111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编,内容包括:穆旦诗歌艺术精神、穆旦诗歌艺术精神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穆旦的传播历程等。

作者简介

易彬,1976年生于湖南长沙,文学博士,先后毕业于湖南师大(1998)、南京大学(2001)、华东师大(2007)。现为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副教授,近年主要在做最国新诗,特别是穆旦的研究,曾在《最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读书》、《新文学史料》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本书特色

纵观穆旦研究,第一突出的一个现象是:思想阐释过多,历史性研究明显不足。这虽极大地强化了穆旦的形象,却也使得穆旦研究逐步陷入某种瓶颈状况,缺乏持续的动力。穆旦这一个案所透现出的情状,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当下新诗研究的状况。本书强调新诗研究的历史性,并非以考据为是,也并非以“历史”来标杆价值,而是借助各种历史因素来深入认识对象。具体到穆旦,本书既对穆旦个人的写作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又通过不同时代的各种历史因素,既看取穆旦之于新诗历史的效应,也考察不同时代对于穆旦的反应,最终则试图将穆旦这一个体的问题提升到文学史的实际进程之中加以衡量,以进一步凸显穆旦的创作实绩,丰富并强化其历史形象,使穆旦研究获得一个更为稳定可靠的基点,也使新诗研究获得坚实的经验资源。

目录


导论从 历史 中寻求新诗研究的动力
笫一编穆旦诗歌艺术精神
概述
第YI章穆旦的社会文化身份
一 个人的生命 历程
二不安稳的生活局面的原因探析
三小职员:20世纪40年代穆旦的现实身份
余论
第二章穆旦诗歌的主题
一早期写作:初步自觉的艺术选择
二中期写作: 新的杼情 与 带血的歌
三后期写作: 平衡把我变成了一棵树
四晚期写作: 我已走到了幻想底尽头序

导论从”历史”中寻求新诗研究的动力

笫一编穆旦诗歌艺术精神

概述

第YI章穆旦的社会文化身份

一”个人的生命”历程

二不安稳的生活局面的原因探析

三小职员:20世纪40年代穆旦的现实身份

余论

第二章穆旦诗歌的主题

一早期写作:初步自觉的艺术选择

二中期写作:”新的杼情”与”带血的歌”

三后期写作:”平衡把我变成了一棵树”

四晚期写作:”我已走到了幻想底尽头”

结语

第三章穆旦诗歌的艺术法则与抒情体式

一”防空洞里的抒情诗”:”反省的距离”

二《五月》式反讽:”在混乱的街上走”

三”诗剧体”的写作试验与戏剧化手法的运用

四”纯粹的抒情”

……

第六章新时期以来摻旦传播的考察(四)

——以1979年以来相关选本为对象

一个人诗集选本

二”九叶诗派”类选本

三文学史作品选类选本

四文学教育类选本

五其他类型选本

六个案分析:作为选家的谢冕

七经典的生成:对于入选篇目的分析

结语

余论关于”穆旦”叙述的其他路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信息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穆旦与中国新诗的历史构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08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