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伟,王汝秀,杨芳 著
页数:24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0049360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高校道德建设的内容、现状、载体、模式、政策设计以及人文环境等进行了富有新意的阐释,考察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道’德建设的实践,指出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高校道德建设的路径选择。本书突出了道德研究的新视角,更好地体现了和谐理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给吠以启迪。
作者简介
李伟,山东济宁人,200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鲁东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王汝秀、杨芳,为鲁东大学副教授。
本书特色
李伟、王汝秀和杨芳编著的《承载与失落(高校道德建设研究)》以当代中国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新中国六十年来的高校道德建设实践进行学术梳理的基础上,重点对当今高校道德建设进行系统性研究,试图构建当代中国高校道德教育理论体系,探索提高道德建设的新途径,以期对高校的道德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道德范畴的多维阐释
第一节 道德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
第二节 道德教育
第?节 道德建设
第二章 高校道德建设
第一节 高校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高校道德建设内涵
第三节 高校道德建设的特点
第四节 高校道德建设的作用
第五节 高校道德建设环境
第六节 高校道德建设的意义
第三章 新中国六十年来高校道德建设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道德建设发展状况(1949—1956)
第二节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学道德建设状况(1957—1965)
第一章 道德范畴的多维阐释
第一节 道德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
第二节 道德教育
第?节 道德建设
第二章 高校道德建设
第一节 高校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高校道德建设内涵
第三节 高校道德建设的特点
第四节 高校道德建设的作用
第五节 高校道德建设环境
第六节 高校道德建设的意义
第三章 新中国六十年来高校道德建设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道德建设发展状况(1949—1956)
第二节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学道德建设状况(1957—1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