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日]小森阳一 著,陈多友 译
页数:269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
ISBN:97872060719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这部著作采用的是一种近似“欧文直译体”的翻译文体。其句式表达、文脉架构、逻辑推理、修辞手法等极富个性。本书对日语民族主义“忤逆式”的批判;对多种领域——语言学、历史学、国语学等决定性的置换;从国语视角对日本现代化的全盘考量,都引发了国内知识界的强烈共鸣和思考。
作者简介
小森阳一(1953-),日本著作批评家,东京大学教授,生于东京,毕业于北海道大学,师从龟井秀雄专攻日本近代文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步入学术界以来,已出版专著、论文集近20种。著有《作为结构的叙事》、《作为文本的故事》、《日本近代国语批判》、《后殖民》、《天皇玉音放送》等著作。
本书特色
这本《日本近代国语批判》由日本的小森阳一所著,陈多友所译。德里达揭示出,所有的“法”背后在其起源上都是暴力的,自然,语言作为一种“法”其背后的暴力性亦不例外。小森阳一在本书中的问题意识毋宁说恰好就表现在这里。换言之,在近代日语、在作为与近代民族国家(它本身便是一个“法”)相配套的“国语”确立过程中,究竟存在过一种什么样的历史语境?它是怎样演变的呢?还有,近代日语之“国语”的确立过程——用德里达的话语来说就是它的立法过程——又是如何展开的呢?立法背后的意识形态,或者说日语这一语言的“法”体系背后的神秘之法究竟是什么呢?等等。
目录
译者序
一 发现“日语”
1. “言”与“书”之间
2. “清朝考证学”与“国学”的方法
二 近代民族国家与“日语”
1. 作为新型媒体的演说
2. 演说与翻译
3. 报纸与自由民权运动
4. 日本旁听记录方法的出现
三 天皇的“日语”
1. 作为文本的《军人诏敕》
2. 从《军人诏敕》到《教育诏敕》
3. “臣民”意识与殖民地
四 言文一致的幻想
1. “国字”改良问题
2. 小说与“言文一致”
五 战争与“日语”
1. “国家”与“国语”
2. “国语”的凝聚力
六 殖民地占领与近代日本文学的成立
1. 台湾的殖民地化与“日语”
2. “文学”的“日语”
3. “叙述部分”与“台词”的分离
七 “标准语”称霸
1. 书写声音
2. 普选与圆本
3. 阶层化“日语”
4. 殖民地“日语”
八 战败后的反复
1. “当用汉字”与“现代假名用法”
2. 战后“圆本热”与“国民文学论争”
作者后记
一 发现“日语”
1. “言”与“书”之间
2. “清朝考证学”与“国学”的方法
二 近代民族国家与“日语”
1. 作为新型媒体的演说
2. 演说与翻译
3. 报纸与自由民权运动
4. 日本旁听记录方法的出现
三 天皇的“日语”
1. 作为文本的《军人诏敕》
2. 从《军人诏敕》到《教育诏敕》
3. “臣民”意识与殖民地
四 言文一致的幻想
1. “国字”改良问题
2. 小说与“言文一致”
五 战争与“日语”
1. “国家”与“国语”
2. “国语”的凝聚力
六 殖民地占领与近代日本文学的成立
1. 台湾的殖民地化与“日语”
2. “文学”的“日语”
3. “叙述部分”与“台词”的分离
七 “标准语”称霸
1. 书写声音
2. 普选与圆本
3. 阶层化“日语”
4. 殖民地“日语”
八 战败后的反复
1. “当用汉字”与“现代假名用法”
2. 战后“圆本热”与“国民文学论争”
作者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