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布依族篇:好花正红

封面

作者:张中笑主编

页数:20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

ISBN:97872210869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朵朵向阳花正红——山歌、浪哨择侣觅知音——婚恋歌、以酒伴歌抒亲情——酒歌、传史血泪话沧桑——古歌、丝竹齐鸣传古韵——小打、八音乐等。

作者简介

李继昌,1938年9月生于贵阳。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常务理事,曾任贵州省音协副主席,现为黔南州音协名誉主席、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授课教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系兼职教授。李继昌于1959年毕业分配到黔南州歌舞团工作,历任作曲、指挥。长期扎根民族地区,从事民族歌舞创编及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重点研究布依族、水族音乐。作有各类体裁音乐作品200余首,其中女声重唱《好花红》,于1999年入选国家民委和文化部“世纪之歌”;苗族歌曲《月亮山的木鼓歌》及现代花灯歌舞剧《好花红》,获2004年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创作了瑶族舞剧《婚碑》、大型歌舞《刺梨花红》以及《月亮》、《山魂》等舞蹈音乐多部。任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常务副主编;著有《布依族音乐史》、《水族音乐史》,被收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乐史》,由北京京华出版社出版;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及美国《音乐中国》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代表论文有《布依族情歌的传统形态及其与民族婚姻的渊源关系》、《水族“旭早”曲艺音乐个性的萌生与流变》、《贵州南部(黔南)傩文化考察述略》等。

目录

布依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

以民俗为载体,以歌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布依族音乐

布依族民歌的两类传统形态

布依族的民间器乐及其表现形式

布依族音乐文化的流传特征

朵朵向阳花正红——山歌

光彩多姿《好花红》

《好花红》的流布与承传

《好花红的流变及其特征

《好花红》的资源共享及开发

《好花红》与时俱进的艺术风采

悠悠抒怀山歌声

中部(第二土语)色彩区

南部(第一土语)色彩区

西部(第三土语)色彩区

浪哨择侣觅知音——婚恋歌

浪哨歌的歌唱传统

相识

盘诂

情深

定情

布依族浪哨歌的代表性歌种

小调玩表歌

妹调

勒尤、勒浪与勒尤调

情歌史话箫音美——古情歌、姊妹箫

爱情史诗《十二部歌》

缕缕情缘姊妹箫

姊妹箫音伴浪哨 迎娶伴嫁它最亲

教传子孙知书礼 闲暇时节解愁闷

以酒伴歌抒真情——酒歌

两音相糍心相印——大歌、小歌

传史血泪话沧桑——古歌

唱、奏相融发新芽——歌东

八仙展艺贺吉庆——唢呐乐

丝竹齐鸣传古韵——小打、八音乐

民族戏曲又一枝——布依戏及音乐

结语

节选

《好花红》自20世纪50年代初被发掘问世以来,便得到时代的呵护,那清新委婉、生动明快的歌调,早已为布依人所熟悉、所欣赏、所赞美;而新中国成立后布依族人翻身做了主人,欣欣向荣的新生活更让他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们把自己比作鲜艳的刺梨花朵,把共产党和毛主席的关怀比作温暖的太阳。这首老民歌在新时代的传唱中,生动地表达了布依人对新生活的热爱、歌颂和赞美,亦即成为布依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在之后的岁月里,随着几代音乐人的精心润色、培植和规范,《好花红》更加完整动听,红遍大地,光彩照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她逐步扩展和超越了一首普通民歌的文化功能,发展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品牌。 这说明,布依族的音乐文化随着历史潮流的涌动,在不断地优化自己,不断地交融于社会生活,不断地服务于社会生活。因此,布依族音乐将民族的兴衰、历史的变迁放入叙事古歌中,长篇联缀地展开;而把个人情感的抒发寄托于活泼无拘、信手拈来、见子打子、借物咏歌的山野小曲。布依青年抒发情感的歌唱常与情爱有关,其感情表达方式又多种多样,委婉与深邃相融相间。他们在深思熟虑、感情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会感到涌动于心的话语不吐不快;加之祖辈相传的以歌唱来倾诉的传统,情之所至时,歌唱就成为一种社会化的选择,成为民族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布依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途径。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布依族篇:好花正红》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98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