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兴 著
页数:19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227340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物权的道德-(——法律平等保护私有财产权伦理正当性研究)
内容简介
2020年我国颁布了《民法典》。《民法典》的“物权编”是以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为基础进行的修订和整理汇编。物权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法律制度,在物权法漫长的制定过程中,曾经爆发了针对物权法平等保护私有财产权是否违宪的学术大讨论。众多法学学者从实证法学出发、以宪法原则为依据对物权法做出的法律价值判断反驳了物权法违宪的观点。但是法律价值判断无法完全解开人们心中的疑虑,只有从伦理学层面对物权法做出的伦理价值判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物权法伦理价值判断的基础是物权的道德性,核心问题是私有财产权的道德正当性基础。对私有财产权的伦理本质、道德正当性基础及其人权属性的研究,在当代中国显得尤为重要。本书通过否定实证法学中与伦理无涉的物权概念,证成了私有财产权是一般伦理学意义上的物权,再通过扬弃一般伦理学意义上的物权概念,以人权的伦理价值为基础,确证了受到平等保护的私有财产权的伦理属性是完整的人权。同时本书也兼具对具体法律制度乃至具体条文进行道德考察的任务,以期能纠正某些明显违背道德原则的法律条文,为完善立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
方兴,男,1978年出生,汉族,江苏南京人。1996年9月考入东南大学法律系,2000年6月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2000年8月至2002年8月,在东南大学担任本科生辅导员工作。2002年8月进入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学习,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徐康宁教授,于2005年5月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9月进入东南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学习,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田海平教授,于2009年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 方兴博士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法伦理学,尤其对权利法伦理给予了极大的学术关注。方兴博士在攻读博士期间,在CSSCI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学术研究成绩显著。
目录
章 从《物权法》的法律价值判断到伦理价值判断
节 问题的背景:对《物权法》是否违宪的质疑
第二节 问题的分析:从存在论到价值论的进路
第三节 《物权法》伦理价值判断的基础是物权的道德
第四节 私有财产权的道德正当性是物权道德的核心问题
第二章 理解财产:物权道德之意义
节 从财产的狭义概念到广义财产概念
第二节 广义财产凸显了财产主体性原则
第三节 广义财产揭示财产与人格的内在联系
第三章 实证法学对物权的伦理中立性解释面临的困境
节 法律维度的物权定义及特征
第二节 实证法学范畴的物权法律概念只是一种法律规定下的权利资格
第三节 从法律权利到道德权利
第四章 一般伦理学意义上的物权
节 物权的道德蕴涵
第二节 财产权利是人格实现的 要素
第三节 确证了个体与具有普遍本质的权利体系之问伦理关系的私有财产权
第四节 一般伦理学意义的物权向人权的发展
第五章 完整的人权:受到平等保护的私有财产权的伦理属性
节 人权是人类社会 限度的道德标准
第二节 平等是人权的本质属性
第三节 受到平等保护的私有财产权即人权
第四节 中西私有财产制度传统之间的差异
第六章 私有财产权的道德合理性
节 “自然”的权利
第二节 自由的源泉
第三节 正义的保障
第四节 促进效率的实现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的物权道德观:在一定条件下保护私有财产权
节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资本私有权的道德非正当性
第二节 在一定条件下保护私有财产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八章 对《民法典》“物权编”征收规定的伦理考察
节 我国现有民事法律对征收制度的创新
第二节 公共利益及 征收之正当性的伦理判定
第三节 立法的探讨与建议——修订并完善《民法典》相关法律条文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