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司马辽太郎
页数:324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22902914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日本战国是成王败寇、英雄辈出的时代。在一次次力量与智慧的角逐中,丰臣秀吉纵横捭阖,力克群雄,从社会底层脱颖而出,登上权力的顶峰,终结了百余年的动乱,统一了日本。他是日本历史上事迹最传奇、功勋最卓著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也是不世出的野心家。他向往更为广阔而富饶的大陆,妄想以朝鲜为跳板,征服中国,先后两次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与大明王朝的援朝军队交战直到他去世前夕。这也是后世野心家、军国主义分子妄想征服中国的历史之源。
司马辽太郎以神来之笔,将丰臣秀吉及其家族的传奇史话跃然纸上,勾勒出一幅权力风暴核心勾心斗角的群像图。
秀次,秀吉外甥,养子,丰臣秀吉第一个储嗣,官居关自(摄政)。然而他残忍暴虐,常常蒙面夜出,伏杀平民取乐。京都惊恐地呼之为“杀生关白”。最后落下切腹自杀的下场。
北政所,秀吉正室夫人。培植了一大批能征惯战的勇将,与丰臣秀吉共同经营缔造了丰臣政权。然而丰臣逝后,她又亲手将其“连根拔起”
作者简介
司马辽太郎,(1923~1996年),日本历史小说家。生于大阪。原名福田定一,其笔名乃取自“远不及司马迁之太郎”之意。1943年毕业于大阪外语学院蒙语系,1946年入京都新日本新闻社,丽年后任产经新闻社记者,同时发表作品。1961年开始专业作家的生活。司马的小说,把历史上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人物放在革新与守旧势力尖锐斗争的环境中,从各方面来歌颂他们的“励精图治”和“文治武功”。多卷本历史小说代表作《龙马行进》,叙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明治维新从酝酿到胜利的全过程,反映了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黑暗政治以及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斗争,赞扬进步阶层的反抗精神和变革愿望。司马善于以历史事件构成波澜壮阔的艺术画面,并采用多线索推进的写法,叙述长达数十年的历史,前因后果比较清晰。在他的小说中,经常以冷静、理性的历史观来审查主观的、非理性的意识形态。因此,有人称他的历史小说为“非意识形态”的历史小说。司马辽太郎一生的作品无数,而且37岁之后,几乎年年碍奖,宛如为他的作品设奖似的。70岁时获颁代表日本人最高荣誉的文化勋章。
相关资料
日本一代名人丰臣秀吉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善于吸收众人的智慧。不但是盟友的,连敌人的智慧他也吸收,终于因此而赢得天下。
——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
司马辽太郎一直思考着,为什么日本会产生如此愚蠢的“昭和时代”。现在目本更趋腐败没落,司马辽太郎已经看不到日木的没落光景,我为他感到欣慰。
—一动画家宫崎骏
司马辽太郎用一种独特的叙述故事的方法来表现人物。因此他作品中的那些人物仿佛都在我们眼前,就像我们谈论自己的伙伴那样。
——著名文学评论家尾崎秀树
我写的小说,从一开始,我就打算写给外国人看,我想象的读者是,对日本历史完全没有知识的人。我写绝不以了解他生平的读者为对象去写,要特别注重具体而详细的形象描写。
如果你对日本人说,你像德川家康,两人一定吵起架来。要是说,你像丰臣秀吉,那他就难掩喜悦之情。
——本书作者司马辽太郎
本书特色
日本人的“司马迁”—司马辽太郎的良心书
揭秘日本侵略中国之谜!
尽显平民英雄丰臣秀吉之魅力
勾勒权力风暴群像图
目录
第一个故事 杀生关白
盲人低声说:“啊,我有数了,我明白了。这个凶手大概就是那个杀生关白吧,近来他常在这一带出没行凶,准是他!”
秀次挥力对盲人的面孔、腿脚、身躯乱砍乱戳,几乎将其剁成了肉酱。
“没有比瞎子更有味道的了。”秀次气喘吁吁地说。
第二个故事 金吾中纳言
十六岁时秀秋出任权中纳言,官居正三位,世称“金吾中纳言”。二次进兵朝鲜,他担任了大军的元帅,率领十六万三千人的大军渡海进入了朝鲜。远征第十个月时,发生了著名的蔚山城保卫战,与明朝的四万军队交战。
“我也去杀!”
秀秋产生了杀人的冲动。说着,催马扬鞭进入了敌阵。
第三个故事 宇喜多秀家
于福正在为难的时候,秀吉钻进了她的闺房,于福只得听任他摆布。秀吉许愿道:“将来,我要设法把八郎培养成一个为世人所敬重的人物。”中纳言宇喜多秀家,就是在这样的闺房之情中诞生的。征伐九州之战凯旋后,提拔他任从三位参议。这参议,在中国称作宰相。为此,人们曾称他作“备前宰相”。
第四个故事 北政所
节选
《丰臣家族:揭秘日本侵略中国之谜》内容简介:日本战国是乱世,是成王败寇、英雄辈出的时代。草根出身的丰臣秀吉从社会底层脱颖而出,终结了百余年的动乱,统一了日本。他是日本历史上最有魅力的英雄,日本人像崇拜秦始皇一样崇拜他。在一次次力量与智慧的角逐中,丰臣秀吉纵横捭阖,力克群雄,从社会底层脱颖而出,登上权力的顶峰,终结了百余年的动乱,统一了日本。他是日本历史上事迹最传奇、功勋最卓著的军事家、政治家。《丰臣家族》——类型化小说的巅峰之作。如果你说一个日本人像丰臣秀吉,他就会难掩喜悦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