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薛凤蕊
页数:266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10915120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薛凤蕊同志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对土地规模经营的主要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作者在借鉴国内外农地规模经营经验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农区与半农半牧区农牧民士地流转意愿以及土地规模经营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提出了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作者运用委托代理、帕累托均衡等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农业公司、种地大户、家庭牧场、土地合作社、农机服务队等规模经营模式中的利益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过程中采取的行动以及利益各方达到均衡的条件。作者运用did方法评估了土地规模经营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并根据案例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农牧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所得结论对促进士地规模经营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多次深入农村牧区,从不同角度对各种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和农牧民收入进行了调研,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表现出了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精神。相信她的成果对研究我国农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学者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薛凤蕊 1972年9月出生,2010年6月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于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技术经济、投资项目的评估与管理。参加省部级课题12项,发表论文6篇,参编教材2部。
本书特色
薛凤蕊同志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对土地规模经营的主要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作者在借鉴国内外农地规模经营经验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农区与半农半牧区农牧民土地流转意愿以及土地规模经营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提出了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作者运用委托代理、帕累托均衡等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农业公司、种地大户、家庭牧场、土地合作社、农机服务队等规模经营模式中的利益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过程中采取的行动以及利益各方达到均衡的条件。作者运用DID方法评估了土地规模经营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并根据案例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农牧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所得结论对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具有指导意义。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 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技术路线
1.4.1 结构框架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