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孙淑芹
页数:148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4730243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任伯年与海派诸家的大量史料向我们展现了任氏对海派的产生、发展、鼎盛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称其为中国近代画坛的巨匠,“仇十洲以后中国画家第一人”,似乎并不为过。任何划时代的大画家,他都与社会本身所处的时代相适应。任伯年所生活的时代,火炬与炮剑相映,号角与丧钟互鸣,新与旧、萌动与腐烂、生命的活跃与窒息的沉闷在战斗。结果是,跻身于时代的浪尖风口,禀赋先天的才智与勤劳,又受新经济和新思潮的刺激,在特殊的上海成就了特殊的任伯年。他的绘画顺应历史潮流和未来社会的需要,他通过探索和实践,用毕生努力推动了艺术的向前发展。
本书根基于大量确凿史料,对任伯年的生平及绘画基本脉络进行分析,从任伯年人物画的基本内容、形成原因,以及与同期其他画家的比较等方面,对其人物画艺术进行多层面的探讨。同时借助美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社会学、思维科学以及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系统、综合地分析研究任伯年的绘画艺术。
目录
一、肖像画
二、历史故事、古代人物、神话传说、文人轶事、佛像仙人、仕女等传统题材
三、城市风俗画
第二章 任伯年人物画特征
一、任伯年人物画的艺术风格
1.造型风格
2.构图特点
3.线条特点
4.色彩特点
5.神韵与意境
6.系列化特点
……
第三章 任伯年人物画形成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任伯年人物画的比较与鉴别
节选
《任伯年人物画艺术论》内容简介:在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之际,关于任伯年的文献中,如《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等,都特别推崇任氏,称他“惟自秘其法”的写真术为“一奇”。在所有涉及上海画家的著述中,诸如《上海县续志》、《海上墨林》、《寒松阁谈艺琐录》,以及后来的《海上话语》、《越中历代画人传》、《历代画史汇传补编》、《小阳秋》、《墨林挹秀》等,都给任伯年以高度的赞誉,认为他是上海开埠以来“最为杰出”的画家之一。《点石斋画报》增刊发表了任伯年的《课徒画稿》(1885);木刻本的《任伯年先生真迹画谱》(1887)出版后,被誉为“六法大观”,著名学者俞樾为之写了任氏生平简介。作为画学启蒙的范本《芥子园画谱》,增刻了任伯年的山水、人物、花鸟多幅。



![任伯年小品绘画-[叁]-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31.bookschina.com/2011/20110329/B5030299.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