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党员党权与党争(修订增补本)

封面

作者:王奇生

页数:423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075330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国民党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党治政权。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形态在漫长的王朝帝制崩溃后,开始向一种新的党国体制转型。中国从此步入党治时代。

蒋介石多次公开强调,国民党组织内部的“涣散松懈之弊”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种“涣散松懈”,源于它的“以军统党”的组织形态;源于基层建设的薄弱:城市有党,农村无党;源于党派的纷争离析:西山会议派、cc系、力行社、政学系、三青团等组织不断“火并”。最后,这个弱势独裁的政党无法逃脱尴尬悲凉的历史命运……

本书以国民党“治党史”为中心,着重探讨了国民党的组织结构、党员的社会构成、政治录用体制、党政关系、派系之争与党内精英冲突、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等方面。

作者简介

王奇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代表作有《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等。

相关资料

派系政治可谓与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共始终。是国民党大陆统治政时期的顽症。蒋介石依靠对派系的掌控与运用而登台,并因此而成为国民党内说一不二的威权领袖。然亦因其对派系纷争的失控,而致国民党内矛盾激化。终至倾覆。可谓成亦派系,败亦派系。金以林的力作《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为读者细致勾勒出国民党派系政治的由来、演变及相关人物的活动与作用,史料丰富、叙事详实。论证有据。颇见功力,诚为研究者与读者不可不读之佳作。

             ——汪朝光 历史学者

国民党统治中国大陆20余年,最后所以会败给共产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内部始终派系林立,稍有风吹草动,难免会四分五裂,土崩瓦解。这种状况的形成,原因多多,但蒋介石特有的统治手法毫无疑问是造成这一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这本书很好地勾勒出了蒋在南京政府建政之初的几年里,用派系政治的手法对付派系政治的种种做法和情况。通过此书。读者当不难了解蒋的领袖地位是如何确立起来,又是建立在何种基础之上的。

             ——杨奎松 历史学者

本书特色

从组织角度考察国民党为什么会失败

● 建党伊始:从“以俄为师”到“容共”“容国”

● 从孙中山时代起,就存在乎视组织建设的隐患

● 党派纷争:cc系、力行社、政学系、三青团……

● “清党”蜕变后,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

● 组织形态:“以党统政”,“以军统党”

● 基础薄弱:城市有党,农村无党

目录

第一章 以俄为师

一 改进与改组

二 三民主义为体,俄共组织为用

第二章 知识青年与国民党

一 党员的社会构成

二 基层组织的实态

第三章 从“容共”到“容国”

一 国共对相互关系的表述

二 中共口号的魔力

三 上层国民党,下层共产党

第四章 裂变:全代会与党统之争

一 粤“二大”与沪“二大”

二 中央特别委员会

三 改组派与“三大”

四 扩大会议与非常会议

节选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中讲述了国民党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党治政权。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形态在漫长的王朝帝制崩溃后,开始向一种新的党国体制转型。中国从此步入党治时代。蒋介石多次公开强调,国民党组织内部的“涣散松懈之弊”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种“涣散松懈”,源于它的“以军统党”的组织形态;源于基层建设的薄弱:城市有党,农村无党;源于党派的纷争离析:西山会议派、CC系、力行社、政学系、三青团等组织不断“火并”。最后,这个弱势独裁的政党无法逃脱尴尬悲凉的历史命运…… 本书以国民党“治党史”为中心,着重探讨了国民党的组织结构、党员的社会构成、政治录用体制、党政关系、派系之争与党内精英冲突、党民关系与阶级基础等方面。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党员党权与党争(修订增补本)》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94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