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微型计算机系统与接口(第2版)

封面

作者:赵雁南

页数:43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3022239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intel微处理器为背景,又不拘泥某一代处理机,在加深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介绍最新技术。教材以基本概念为“基础”、以技术发展为“主线”、以关键技术为“重点”,特别加强对关键部件的逻辑、时序图的分析,加强以基本概念为指导的系统扩充和设计分析,紧密结合实验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研发人员必需的资料阅读能力、时序分析以及接口设计能力、系统设计编程以及硬软件调试能力。引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成果。详尽分析了典型的8086结构,概括比较了近10代的微机产品,引导读者逐步深入地了解从8086到ia第一代16位微处理器、ia-32位微处理器直至pentium微处理器的进化过程。并向读者介绍了超标量流水线及指令分支预测技术、mmx等先进技术。结构和层次上遵循先原理、后实际,先一般、后典型,先浅出、后深入,先提纲、后分析的原则,易于读者从浅入深去理解微型机的来龙去脉和发展沿革。内容安排上紧扣原理,通过大量接口设计、逻辑与时序分析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巩固基本概念,掌握关键技术,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每章开始有导读,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每章结束有本章小结和习题。给读者指明了重点和难点。让读者了解先学什么,再如何学习和巩固,从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作者简介

  赵雁南,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主要从事知识发现、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等智能技术和应用的研究。作为负责人或骨干完成“863”、“九五攻关”、“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等国家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以及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并被国家“863”智能机器人主题授予先进工作者。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编著教材3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温冬婵,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主要从事网络存储、网格技术、并行与分布

本书特色

《微型计算机系统与接口(第2版)》: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组织编写,与美国ACM和IEEE CS Computing Curricula最新进展同步。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微型计算机的概念
 1.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和性能评价
  1.2.1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1.2.2 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描述
 1.3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1.3.1 intel系列微处理器
  1.3.2 与intel兼容的微处理器
 本章小结
 习题1
第2章 微处理器
 2.1 8086微处理器
  2.1.1 8086微处理器的结构
  2.1.2 8086的引脚信号定义
  2.1.3 地址信号锁存和总线驱动

节选

《微型计算机系统与接口(第2版)》以Intel微处理器为背景,又不拘泥某一代处理机,在加深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介绍最新技术。教材以基本概念为“基础”、以技术发展为“主线”、以关键技术为“重点”,特别加强对关键部件的逻辑、时序图的分析,加强以基本概念为指导的系统扩充和设计分析,紧密结合实验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研发人员必需的资料阅读能力、时序分析以及接口设计能力、系统设计编程以及硬软件调试能力。引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成果。详尽分析了典型的8086结构,概括比较了近10代的微机产品,引导读者逐步深入地了解从8086到IA第一代16位微处理器、IA-32位微处理器直至Pentium微处理器的进化过程。并向读者介绍了超标量流水线及指令分支预测技术、MMX等先进技术。结构和层次上遵循先原理、后实际,先一般、后典型,先浅出、后深入,先提纲、后分析的原则,易于读者从浅入深去理解微型机的来龙去脉和发展沿革。内容安排上紧扣原理,通过大量接口设计、逻辑与时序分析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巩固基本概念,掌握关键技术,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每章开始有导读,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每章结束有本章小结和习题。给读者指明了重点和难点。让读者了解先学什么,再如何学习和巩固,从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微型计算机系统与接口(第2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93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