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绍学
页数:170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11211242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当前国际建筑创作思维动向。首先引出对100年来国际建筑设计思潮发展演变的思考,即新艺术运动→现代建筑理论→后现代主义→晚期现代派→多元化时代,尔后展开讨论,并对当前国际建筑设计多元化时代设计思维进行了概括:非线性思维、超三维空间理论、表皮理论、逆向思维。随后具体就这几种思维模式分别进行诠释和案例分析。最后对武钢博物馆设计进行了简介,总结了其设计思维表述。可以说,这是一本针对设计思维的理论探讨,也是作者多年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总结。
作者简介
胡绍学,1959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并先后在英国牛津理工大学及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历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教授、教研组主任,1989~2000年担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1994年兼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2001年后担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至今。从事建筑教育工作达50年,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50余名,主持参与各类建筑工程设计100余项,曾获省部级优秀设计二等奖及以上20余项,国家级金奖及银奖三项,2000年被建设部授予中国设计大师称号。
肖礼斌,1989~1997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分别于1994年、1997年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和建筑学硕士学位。参加建筑设计实践6年后,2003年回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从胡绍学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毕业,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后担任北京三和创新建筑师事务所总经理至今。工作期间,主持参与各类工程设计40余项。
韩静,1993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室内设计专业,后工作于贵州省建筑设计院。1998年考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并于同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从胡绍学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1~2008年期间在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工作,2008年至今在北京三和创新建筑师事务所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谢坚,1991年毕业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建筑学专业,并获学士学位。1991年~1996年工作于中南建筑设计院。1996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999年获建筑学硕士学位。1999~2005年在北京清华同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任总建筑师。2007年进入北京三和创新建筑师事务所工作至今。
本书特色
本书论述了当前国际建筑创作思维动向。首先引出对100年来国际建筑设计思潮发展演变的思考,即新艺术运动→现代建筑理论→后现代主义→晚期现代派→多元化时代,尔后展开讨论,并对当前国际建筑设计多元化时代设计思维进行了概括:非线性思维、超三维空间理论、表皮理论、逆向思维。随后具体就这几种思维模式分别进行诠释和案例分析。最后对武钢博物馆设计进行了简介,总结了其设计思维表述。可以说,这是一本针对设计思维的理论探讨,也是作者多年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总结。
目录
第一章 新时代呼唤新思维
1.1 当今的现实
1.2 理念、思维与创新
1.3 设计思维
1.4 时代精神和新思维
第二章 百年来世界主要建筑思潮(流派)演变发展过程剖析及启示
2.1 研究百年来世界主要建筑思潮演变为什么以西方国家建筑思潮的演变发展为主
2.2 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规律
2.3 百年来西方主要建筑思潮(流派)发展演变过程的回顾
2.3.1 复古主义和新古典复兴
2.3.2 新艺术运动
2.3.3 现代建筑运动
2.3.4 后现代主义建筑
2.3.5 晚期现代派建筑
节选
本书论述了当前国际建筑创作思维动向。首先引出对100年来国际建筑设计思潮发展演变的思考,即新艺术运动→现代建筑理论→后现代主义→晚期现代派→多元化时代,尔后展开讨论,并对当前国际建筑设计多元化时代设计思维进行了概括:非线性思维、超三维空间理论、表皮理论、逆向思维。随后具体就这几种思维模式分别进行诠释和案例分析。最后对武钢博物馆设计进行了简介,总结了其设计思维表述。可以说,这是一本针对设计思维的理论探讨,也是作者多年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