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幼儿深度学习——面向未来的学前教育丛书:自主游戏中幼儿的深度学习

封面

作者:黄菲 王秋 著

页数:251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191395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幼儿深度学习——面向未来的学前教育丛书:自主游戏中幼儿的深度学习

内容简介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已经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共识。本书研究团队在十几年自主游戏实践的基础上,探讨自主游戏中的深度学习问题,围绕“3—6岁幼儿能产生深度学习吗”“自主游戏中也有深度学习吗”“普通教师是否也能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对幼儿深度学习又如何进行有效评价呢”等问题,系统地阐述了自主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概念、影响因素、实施和评价等,并提供了详实的案例。本书较全面地回答了自主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黄菲,中共党员,江西丰城人,幼儿园一级教师,2014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2022级教育博士在读,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校课程与教学专业。现就职于广州市黄埔区香雪幼儿园,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及幼儿游戏。先后在《学前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教育导刊》《早期教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篇,担任2本著作的副主编。获得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广州市骨干教师等荣誉。

王秋,广州市黄埔区香雪幼儿园行政助理,幼儿园高级教师(副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士、法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管理哲学博士课程班在读。从事幼教29年,是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一批幼儿园名教师。一直坚守在一线从事教科研工作,参与国家、省、市、区多项课题研究工作,对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和游戏活动有较深入的研究。经常在全国各地进行专业讲座,是亚洲幼教年会、全国幼教年会特邀专家。参与《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幼儿园创造性教育活动设计》、《学前全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创造教育课程》教师用书大班(上册、下册)等多部幼教专业书籍的编写。个人撰写的活动设计和论文分获国家、省、市级奖励21次,发表论文和活动设计6篇,辅导的幼儿获奖68次。

本书特色

深入探索自主游戏与深度学习的融合,揭开游戏教学新篇章
揭示幼儿在游戏中的深度学习路径,为教师提供清晰的介入策略
结合丰富案例,展现幼儿从简单重复到深度学习的飞跃
团队多年研究和探索成果,先后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目录

第一章 自主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概述
第一节 幼儿自主游戏与幼儿深度学习
一、幼儿自主游戏的内涵
二、幼儿深度学习的内涵
三、自主游戏中幼儿的深度学习
第二节 自主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意义
一、自主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二、自主游戏中深度学习的重要价值
第三节 自主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表现
一、自主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前期表现
二、自主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过程表现
三、自主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结果表现
第二章 自主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
第一节 基本理念
一、以幼儿为本
二、基于探究式思维
三、游戏创造最近发展区
第二节 时间和空间
一、时间
二、环境创设
三、情境
第三节 教师的倾听与观察
一、教师的倾听
二、教师的观察
第四节 师幼互动
一、情感支持
二、教育支持
第五节 教师指导
一、指导时机
二、指导方式
三、指导策略
第三章 自主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问题诊断及对策
第一节 情绪情感问题及对策
一、游戏兴趣缺乏
二、情绪管理能力不足
三、同伴冲突
四、畏难退缩
第二节 认知发展阻碍及对策
一、问题意识缺乏
二、思维表浅
三、计划与反思能力不足
第三节 经验迁移困难及对策
一、知识经验不足
二、类比迁移能力弱
三、问题解决能力不足
第四章 自主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
第一节 自主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
一、表现性评价在幼儿深度学习中的优势
二、表现性评价的具体方法
三、自主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指标
第二节 自主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评价过程
一、明确评价目标
二、设计评价任务
三、梳理评价流程
第五章 自主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户外自主游戏案例
游戏案例一 户外建构游戏:广州地铁6号线
游戏案例二 户外建构游戏:双层图书馆
游戏案例三 户外游戏:毕业游
第二节 室内自主游戏案例
游戏案例四 积木建构游戏:高架桥
游戏案例五 积木建构游戏:图书馆
游戏案例六 木工游戏:兔子火车
游戏案例七 木工游戏:做房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幼儿深度学习——面向未来的学前教育丛书:自主游戏中幼儿的深度学习》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9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