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景睿著 著
页数:272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096982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基于组织管理系统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以组织管理系统理论为核心理论基础, 着重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协同创新模式问题, 通过采取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剖析了协同创新模式的形成、作用路径和实施策略等, 并且通过案例分析描述了具体实践中协同创新模式作用发挥和选择的具体做法。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与现实问题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管理研究
1.3.2 协同创新模式相关研究
1.3.3 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
2.1 系统理论:从系统科学理论到组织管理系统理论
2.1.1 系统科学理论
2.1.2 系统科学理论在组织管理研究中的应用
2.1.3 组织管理系统理论及其联系性原理
2.2 协同创新理论:从线性观到系统观
2.2.1 协同创新理论的发展
2.2.2 协同创新理论的演化
2.2.3 协同创新的内涵
2.3 创新资源配置理论:从科技管理到创新治理
2.3.1 资源配置理论
2.3.2 创新治理理论的缘起
2.3.3 创新治理的基本内容
2.4 研究理论定位
2.5 本章小结
3 系统视角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模式的形成
3.1 基本问题分析及研究思路
3.2 协同创新模式的形成框架
3.2.1 研究框架的构建思路
3.2.2 协同创新模式形成过程的研究框架
3.2.3 协同创新模式形成结果的研究框架
3.3 协同创新模式的形成过程分析
3.3.1 逻辑分析:有向选择与环境适应
3.3.2 情境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特 境
3.3.3 方式分析: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统一
3.3.4 机制分析:正式治理机制与非正式治理机制相结合
3.3.5 协同创新模式的形成过程模型
3.4 协同创新模式的形成结果分析
3.4.1 基于系统分析的协同创新模式的提出
3.4.2 核心依托型协同创新模式
3.4.3 平台辐射型协同创新模式
3.4.4 产业拓展型协同创新模式
3.5 本章小结
4 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模式的差异化作用
4.1 基本问题分析
4.2 研究假设
4.2.1 协同创新模式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
4.2.2 协同创新模式对创新绩效的间接影响
4.2.3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4.3 研究设计
4.3.1 数据收集与样本选取
4.3.2 变量测量
4.3.3 研究方法
4.3.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3.5 信效度检验
4.4 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
4.4.1 核心依托型协同创新模式作用的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
4.4.2 平台辐射型协同创新模式作用的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
4.4.3 产业拓展型协同创新模式作用的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
4.4.4 稳健性检验
4.5 结论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模式的实施策略
5.1 基本问题分析
5.2 理论分析与初步判断
5.2.1 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5.2.2 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模式影响因素的组合性判断
5.2.3 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模式影响因素组合的等效性判断
5.3 研究设计
5.3.1 方法介绍
5.3.2 案例选择及变量设计
5.3.3 变量检验与赋值
5.4 数据分析与实证结果
5.4.1 核心依托型协同创新模式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5.4.2 平台福射型协同创新模式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5.4.3 产业拓展型协同创新模式实施的影响因肃分析
5.4.4 稳健性检验
5.5 结论与讨论
5.5.1 协同创新模式实施的组合策略分析与讨论
5.5.2 协同创新模式实施的组合性讨论
5.5.3 协同创新模式的实施策略模型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北汽新能源的协同创新模式应用案例分析
6.1 案例研究设计
6.1.1 案例研究方法
6.1.2 案例研究目的
6.1.3 案例对象选取和数据来源
6.2 北汽新能源的协同创新现状分析
6.3 北汽新能源协同创新模式的作用过程分析
6.4 北汽新能源协同创新模式的选择分析
6.5 启示与建议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和创新之处
7.1.1 研究结论
7.1.2 创新之处
7.2 管理启示
7.3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与现实问题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管理研究
1.3.2 协同创新模式相关研究
1.3.3 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
2.1 系统理论:从系统科学理论到组织管理系统理论
2.1.1 系统科学理论
2.1.2 系统科学理论在组织管理研究中的应用
2.1.3 组织管理系统理论及其联系性原理
2.2 协同创新理论:从线性观到系统观
2.2.1 协同创新理论的发展
2.2.2 协同创新理论的演化
2.2.3 协同创新的内涵
2.3 创新资源配置理论:从科技管理到创新治理
2.3.1 资源配置理论
2.3.2 创新治理理论的缘起
2.3.3 创新治理的基本内容
2.4 研究理论定位
2.5 本章小结
3 系统视角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模式的形成
3.1 基本问题分析及研究思路
3.2 协同创新模式的形成框架
3.2.1 研究框架的构建思路
3.2.2 协同创新模式形成过程的研究框架
3.2.3 协同创新模式形成结果的研究框架
3.3 协同创新模式的形成过程分析
3.3.1 逻辑分析:有向选择与环境适应
3.3.2 情境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特 境
3.3.3 方式分析: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统一
3.3.4 机制分析:正式治理机制与非正式治理机制相结合
3.3.5 协同创新模式的形成过程模型
3.4 协同创新模式的形成结果分析
3.4.1 基于系统分析的协同创新模式的提出
3.4.2 核心依托型协同创新模式
3.4.3 平台辐射型协同创新模式
3.4.4 产业拓展型协同创新模式
3.5 本章小结
4 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模式的差异化作用
4.1 基本问题分析
4.2 研究假设
4.2.1 协同创新模式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
4.2.2 协同创新模式对创新绩效的间接影响
4.2.3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4.3 研究设计
4.3.1 数据收集与样本选取
4.3.2 变量测量
4.3.3 研究方法
4.3.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3.5 信效度检验
4.4 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
4.4.1 核心依托型协同创新模式作用的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
4.4.2 平台辐射型协同创新模式作用的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
4.4.3 产业拓展型协同创新模式作用的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
4.4.4 稳健性检验
4.5 结论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模式的实施策略
5.1 基本问题分析
5.2 理论分析与初步判断
5.2.1 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5.2.2 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模式影响因素的组合性判断
5.2.3 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模式影响因素组合的等效性判断
5.3 研究设计
5.3.1 方法介绍
5.3.2 案例选择及变量设计
5.3.3 变量检验与赋值
5.4 数据分析与实证结果
5.4.1 核心依托型协同创新模式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5.4.2 平台福射型协同创新模式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5.4.3 产业拓展型协同创新模式实施的影响因肃分析
5.4.4 稳健性检验
5.5 结论与讨论
5.5.1 协同创新模式实施的组合策略分析与讨论
5.5.2 协同创新模式实施的组合性讨论
5.5.3 协同创新模式的实施策略模型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北汽新能源的协同创新模式应用案例分析
6.1 案例研究设计
6.1.1 案例研究方法
6.1.2 案例研究目的
6.1.3 案例对象选取和数据来源
6.2 北汽新能源的协同创新现状分析
6.3 北汽新能源协同创新模式的作用过程分析
6.4 北汽新能源协同创新模式的选择分析
6.5 启示与建议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和创新之处
7.1.1 研究结论
7.1.2 创新之处
7.2 管理启示
7.3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