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永青
页数:154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111037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研究概述;胡杨抗旱耐盐碱生理生态学研究;利用悬浮细胞研究胡杨抗旱耐盐碱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等。
作者简介
杨永青
1978年1o月生。2001-2006年在北京林业大学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2006—2010年,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工作,讲师。目前已在《7hePlantCell》、《Biochimica et Biohysica Acta》等期刊发表论文9篇。
本书特色
《胡杨抗旱生理及分子基础研究》:北京林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基金资助丛书
目录
1.1盐碱及千旱环境
1.2盐碱及干旱胁迫的发生机制
1.3植物对盐(nacl)碱及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
1.4胡杨抗逆机制的研究进展
1.5展望
2 胡杨抗旱耐盐碱生理生态学研究
2.1材料与方法
2.2结果与分析
2.3小结
3 利用悬浮细胞研究胡杨抗旱耐盐碱的生理及分子机制
3.1材料与方法
3.2结果与分析
3.3小结
4 杨树质膜h+-atpase,质膜na+-atpase,质膜na、/h+ antiporter基因序列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节选
《胡杨抗旱生理及分子基础研究》内容简介:科学技术水平是知识经济时代评价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标准。科技水平高则国力强盛,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军事诸方面均会占据优势;而科技水平低则国力弱,就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大舞台上处于劣势。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也强调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因此,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已为世界各国寻求高速发展时所共识。我国将“科教兴国”作为国策也表明了政府对提高科技水平的决心。博士研究生朝气蓬勃,正处于创新思维能力最为活跃的黄金年龄,同时也是我国许多重要科研项目的中坚力量,他们科研成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高校、一个科研院所乃至我国科研的整体水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每年一度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工作是对我国博士研究生科研水平的集体检阅,已被看做是博士研究生的最高荣誉,对激励博士勇攀科技高峰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北京林业大学不仅积极参加“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推荐工作,还以此为契机每年评选出三篇校级优秀博士论文并设立专项基金全额资助论文以丛书形式出版,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对推动学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将发挥重要作用。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如何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高质量地向社会输送人才备受世人关注。提高培养质量的措施很多,但在培养中引入激励机制,评选优秀博士论文并资助出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