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孔祥戥
页数:264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3031124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教材的编写主要突出了“实”、“全”、“新”、“精”、“广”五个特点。
所谓“实”是指本教材注重实用性、实效性、可读性、可用性、可操作性,讲求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性。读了便能学会,学会便能用上,用上便能收效,这是编著者所期望达到的愿望。
所谓“全”,是相对而言的全面性。因应用文的种类繁多,一本教材不可能将其穷尽遍举,加之应用文写作是与时俱进的,不可能一成不变,故本教材针对中职学生学习、求职及今后工作、生活应用频率较高的7。个文种进行介绍,其全面性和通用性是不言而喻的。读者学习后,对应用文写作能有一个总体的认知,既可以开阔眼界,宏观驾驭,又可以微观操作,心领神会,运笔自如。
相关资料
(二)针对性应用文的写作具有其明确、直接的对象。比如信写给谁?字据立给谁?报告打给谁?都.有明确的对象。即使是一些广告、启事,也是针对有关消费者、.知情者的,只不过是对象范围扩大了一些。而文学作品的阅读对象,没有很好的针对性,如一首诗、一篇小说,阅读对象不分男女、老少皆宜、雅俗共赏,谁都可以看,谁都可以不看,看后可以表达体会,也可以置之脑后。(三)广泛性应用文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是单位与单位、单位与个人、个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情况、开展工作、处理事务的重要工具,使用的范围很广,反映的内容也相当广泛。(四)真实性应用文的真实性是指方针、政策上的真实和事实上的真实、客观。文中内容要真实可靠,数据要准确无误,判断要符合实际,要求要具体明确,措施要切实可行,方法要适当适用,言之要有理、叙之要有据,要做到文实相符。应用文写作,不允许像文学创作那样主观想象、夸大其词,或故意贬低,否则就会歪曲事实、故弄玄虚、信口开河、吹牛撒谎、误导对方,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五)规范性所谓规范性是指应用文的写作有其特定、惯用的格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种规范,即办什么事,用什么文种;二是格式规范,不同的应用文体,有不同的相对固定格式,不能随意变动。(六)简约性为了提高应用文的实用效能,应用文要求篇幅短小,要精练、简洁、朴实、明白、准确地说明事由、解说事理、陈述办法,以达到处理好事务的目的。有什么说什么,有多少说多少,叙述多用直笔,不用曲笔。应用文写作不像文学作品那样讲究主动、形象、含蓄、朦胧。简约性是应用文写作的基本风格。(七)时效性由于应用文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写的,所以它的时效性很强。尤其是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信息传播快,贻误时机就会有被淘汰的危险。所以,应用文要行文及时、发得及时、办得及时,这样才会给单位或企业带来效益。比如,及时获取经济信息并正确适用,可以使濒临破产的企业扭亏为盈、起死回生。否则,延缓拖拉、时过境迁、放“马后炮”,其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乃至失去价值。相对而言,文学作品的写作时效性不强,如《红楼梦》是曹雪芹历时十年之久写成的,《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用了30年时间写成的,《资本论》是马克思用了四十四年的时间写成的,而应用文则不能这样。
本书特色
《应用文写作》是中等职业教育教改实验系列规划教材,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公共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目录
第一章 应用文概述
第一节 应用文的概念、作用、特点、分类
第二节 应用文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 应用文的作者及读者
第一节 应用文的作者
第二节 应用文的读者
第三章 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应用文的主旨
第二节 应用文的材料
第三节 应用文的结构
第四节 应用文的语言
第四章 应用文写作要求与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
第五章 应用文的写作过程
第二篇 事务文书
节选
《应用文写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应用文写作是中职学生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要让中职学生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技能,就需要有一本既适应新形势又适应中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材。为此,编著者在总结20多年教学经验和10多年的党政办公室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博采同行专家之长,编著了这本《应用文写作》教材。本教材的编写主要突出了“实”、“全”、“新”、“精”、“广”五个特点。所谓“实”是指本教材注重实用性、实效性、可读性、可用性、可操作性,讲求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性。读了便能学会,学会便能用上,用上便能收效,这是编著者所期望达到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