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数:147页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51230844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相关资料
插图:第四节 教学中的建筑设计评价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建筑设计作业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是评价的内容。通常对设计作业的评价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设计题目的解答,二是设计成果的表达。从设计初步教学的特点可知,设计初步作业要求设计与设计表达并重。随着学习的深入,设计本身的权重将逐渐大于设计表达,成为设计评价的重点。其次是评价标准。众所周知,设计评价不存在绝对客观的标准,相对而言,众所共识的标准是——在满足基本要求的条件下,特点鲜明、个性突出的设计即是优秀设计。可见,设计评价不仅仅是树立样板,更重要的是提倡设计的创造性。在教学体系中,评价主体一般由教师担任。教师对学生设计作业的评价以分数的形式体现出来,这种“终结性评价”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同时也能了解别人的优点、特点、强项和弱点、缺陷,不足,并借此促使学生在后续的设计中改进自己的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但是与“终结性评价”目的相悖的是学生往往更在乎分数这个结果,而忽视将其转化为“形成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学习设计过程中的推动作用。一般来说,教学中的评价可分为如下阶段:条件分析、功能综合、总体布局、形态塑造、综合优化、设计表达等阶段。可以说“形成性评价”贯穿于设计的整个过程。同时,评价的原则也由单一原则评价和参照物评价逐渐转化为综合评价。这种“形成性评价”为每一阶段设计提供了决策的依据,明确了下一步设计的发展方向,引导了思维发展的轨迹,促成了特定的设计成果。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对设计作业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并在设计过程的“实战”中得到锤炼和提高。就此而言,“形成性评价”比之“终结性评价”价值更大。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进程的发展,学生往往依赖于教师课堂上的阶段性“终结性评价”,并在得到教师的评价后再明确自己下一步设计的目标和方向,缺乏在设计过程中自主意识的“形成性评价”。对于初学建筑设计的学生而言,设计进程中对教师评价的依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是长此以往,对学习的主动性和设计的创造性十分不利。培养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形成性评价”的自主意识至关重要。
本书特色
《建筑设计进阶教程·设计初步》是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前言第一章 建筑设计初步概述第一节 理工类建筑教育的特点第二节 设计初步教学体系的特点第三节 设计初步教学的特点第二章 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第二节 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第三节 基本表达方式第四节 建筑设计中的交流第三章 建筑设计初步的课程设置第一节 课程体系的构架第二节 题目设立与时序第三节 辅助教学环节第四章 建筑设计初步训练一——单体建筑设计第一节 建筑形态生成第二节 建筑空间构成第三节 建筑功能、空间与形式第五章 建筑设计初步训练二——群建筑设计第一节 群体建筑的整体性第二节 群体建筑的协调性第三节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第六章 建筑设计评价第一节 设计评价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建筑设计评价的原则和方法第三节 建筑设计评价的主观性和模糊性第四节 教学中的建筑设计评价第七章 设计任务书及作业点评“茶室”建筑设计任务书“咖啡屋”建筑设计任务书“学生会馆”建筑设计任务书“城市夹缝中的休闲会所”建筑设计任务书“综合服务中心”建筑设计任务书“动漫电玩基地”建筑设计任务书“独立式小住宅”建筑设计任务书“三户人的居住共同体”建筑设计任务书“两户人的居住共同体”建筑设计任务书“培训中心——配套旅馆/业务楼”建筑设计任务书“培训中心——信息楼/专家楼”建筑设计任务书“帆船俱乐部”建筑设计任务书“太湖生态教育培训基地”建筑设计任务书“培训中心总图设计任务书”后记
节选
《建筑设计进阶教程·设计初步》内容简介:“设计初步”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学习建筑设计的启蒙课程,长期以来,理工院校的建筑设计教学通常是按照建筑的类型而设计,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建筑设计进阶教程·设计初步》正是针对这一问题,总结了浙江大学建筑系二年级教学组多年来的教学研究成果。书中阐述了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课程设置、设计初步训练,建筑设计评价、设计任务书及作业点评等,对相关院校建筑学专业师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建筑设计进阶教程·设计初步》适用于建筑、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师生,既可作为教学参考用书,又适合建筑设计自学者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