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绍峰
页数:188页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0495607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相关资料
德兴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市之一,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为240.8 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8%,森林覆盖率高达75%。自从2002年开始林改后就分山到人,靠林吃林也成了当地农民的致富来源。人们常把森林比作“绿色银行”,但怎样才能把资源变成信贷抵押资产,把“青山”真正变成“金山”呢?“林权抵押如果不能实质性操作,就会流入理论层面的概念”,人民银行德兴市支行行长王晓告诉记者,在德兴,林权抵押贷款已经形成品牌在向市场推广,操作也趋向便利化。成功的关键是建立流转交易、评估平台。2005年,德兴市政府牵头成立了江西省第一家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和第一家森林资源评估中心。林农手中的林权证通过中心的运作,切切实实成为可以在市场上流动、增值的有价证券。位于德兴市中心的林权交易大厅里人头攒动,众多像潘回根这样的林农就是在这里办理抵押登记的。正是依托林权交易中心,德兴市林权抵押贷款评估与审批发放才得以迅速推行。此后,德兴市又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林业要素市场,把林权交易、勘探、评估一起放进来做,“一站式”贷款服务的模式就此问世。“林权只要能够评估流转,金融机构就敢于发放贷款。”王晓说,由于金融机构的配套跟进,德兴市农村合作银行旋即出台了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农业银行德兴市支行随后跟进。截至2009年7月末,德兴全市已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3.9 5亿元,余额为2.3 1亿元。据德兴农合行行长邓裕林介绍,这种操作模式的难点在评估环节上。林木评估的专业性很强,而信贷员欠缺林权知识,因此风险很大。为解决这一难题,德兴农合行与林业部门合作,由森林资源评估中心做资产评估并提交评估报告,由农合行与农户签订抵押贷款合同。
本书特色
《动产融资实践: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是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部分 依托客户资产资源的担保创新一、沙石开采权质押:多方努力的结晶二、林权抵押:“青山”变“金山”三、采矿权抵押:突破矿企资金瓶颈四、股权质押:浙江平湖小企业初沐信贷“及时雨”五、证明商标使用权质押:让无形资产引来有形资金六、排污权抵押:绿色信贷践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七、“知识产权”变“贷”记八、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权抵押的枣庄模式九、商位使用权抵押:义乌草根企业的金钥匙十、黄金质押贷款的独特魅力十一、油品质押:油企发展的新路径十二、海域使用权抵押:唤醒“沉睡的资产十三、黄酒货押:一个创新托起一个民族产业十四、原酒抵押:为了产业链第二部分 依托客户经营关系的创新十五、超易通:给超市供应商腾飞的翅膀十六、订单融资:需求变现实的“转化器”十七、“1+N”:浙江湖州市小企业的孵化器第三部分 “物权+信用”的多组合担保创新十八、网络联保贷款:质的跨越十九、联贷联保的“南通版本二十、双贷双保: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催化剂二十一、“箱式共同体”担保:一花引来百花开二十二、五方联动:为企业建立的“输血系统二十三、保证担保: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异地生存之道二十四、商会担保贷款:为小企业打开一扇融资之窗二十五、三方联保:为“小巨人”插上腾飞的翅膀二十六、粮油协会联保贷款模式:小创新带来大改变二十七、“伞”式担保:为谁遮风挡雨二十八、“信用引擎”:一个协会托起一片企业第四部分 其他动产融资创新二十九、保理融资:被“逼”出来的创新三十、未来现金流“质押”:小额贷款发展方向三十一、应急互助基金:中小企业的“救生筏”三十二、金融仓储:创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之道三十三、小担保公司的“量身定制”法则三十四、旅游景点的新活力:旅游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三十五、让坚固的钢结构“动”起来三十六、金湖县财政奖励与税收返还资金抵押开拓企业融资新模式后记
节选
《动产融资实践: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是金融时报社为探索担保方式创新在服务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包括农户)融资难方面所策划的案例报道的汇编。这组报道的核心虽然落在如何通过创新的担保方式,实现中小企业、文化企业、农村经济主体等与金融机构的有效对接,但它同样也涉及了与此相关的法律制度改革与创新所面临的诸多障碍。尽管关于动产融资实践的零星报道并不鲜见,但像《金融时报》这样对动产融资领域保持持续关注,且形成系列大型报道的却绝无仅有。《动产融资实践》总共收集了36个案例报道,内容涵盖了动产融资的各个领域,不少品种在金融创新上很有开拓意义,也很有启迪价值。这些案例,无论是对中小企业、文化企业、农村经济主体等广泛利用动产担保融资,缓解融资难,还是对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创新,增强竞争力,都具有积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