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维·比安基
页数:180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354450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维·比安基(1894~1959),世界著名儿童文学家、儿童科普作家。
《森林报》是他的代表作。比安基擅长描写动植物的生活,他用富于童趣的笔调,轻快的语言,将森林里动物和植物的生活,描写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森林报》以报刊的形式,以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为顺序,分别报道了森林、都市、农庄、野外猎场、天南地北的动植物消息。
作者在教给小读者大自然的知识之外,还告诉他们观察、思考、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本书自1927年出版之后,不断修订、再版,至今仍然深受广大少年读者的喜爱。
作者简介
维·比安基(1894~1959),世界著名儿童文学家、儿童科普作家。
《森林报》是他的代表作。比安基擅长描写动植物的生活,他用富于童趣的笔调,轻快的语言,将森林里动物和植物的生活,描写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森林报》以报刊的形式,以春夏秋冬四季1 2个月为顺序,分别报道了森林、都市、农庄、野外猎场、天南地北的动植物消息。
作者在教给小读者大自然的知识之外,还告诉他们观察、思考、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本书自1927年出版之后,不断修订、再版,至今仍然深受广大少年读者的喜爱。
相关资料
插图:捕虾5月、6月、7月和8月,都是捕虾的最好时节。但捕虾必须要清楚虾的生活。小虾是由虾卵孵化来的。虾卵在产下之前,长在雌虾的腹足里(河虾有十只脚,最靠前的一对是虾钳)和尾部的后腹里。每只雌虾可产上百粒虾卵。虾卵要在雌虾身上过一个冬季。初夏时分,虾卵开裂,蚂蚁般大小的小虾就被孵化出来。从前,据说只有最精明的人才晓得虾在什么地方越冬,现在,大家都已知道虾是在河岸或者湖岸的小洞里过的冬。虾在孵出后的第一年,要换八次皮,长成后,一年换一次。在旧皮蜕掉新皮长硬之前,光身子的虾就躲在洞里,因为这时的虾是许多鱼儿都爱吃的美味。虾习惯于在夜里活动,白天多躲在洞里。但是,只要它一发现有美味出现,就顾不得是白天了,照样会从洞里出来。这时候,就可以看到从水底冒出一串一串的气泡泡,这是虾呼的气。水中的小鱼、小虫儿,都可以作为虾的食物。但是,虾最喜欢的美食却是腐肉,在水下,很远以外的腐肉味儿,虾都能闻得到。捕虾的人就是用这种饵——一小块臭肉啦、死鱼啦、死青蛙啦,在虾夜间从洞里出来四处觅食的时候,将它捉住(虾只有在受惊时才会退着走)。将虾饵拴在虾网上,虾网要绷在两个直径约30-40厘米的木箍或金属箍上,以免虾一进网就将网里的虾饵弄走。用细绳把虾网固定在长竿的一头,人从岸上把虾网放进水底。在虾聚集的地方,很快就有许多虾钻进虾网,再也出不来了。还有很多比较复杂的铺虾技巧,但是,最容易操作收获也最大的办法是:在水浅浅的地方下水,找到虾洞后,用手捏住虾背,将虾从洞里拉出来。当然,这也时常会被虾钳住手指,但是,这并不吓人,因为这种徒手捉虾的办法,我们也不是向胆小的人推荐的啊。如果你还携带了一口小锅和葱姜盐的话,就可以立马在岸上烧一锅开水,把虾放在锅里煮来吃。在暖暖的夏夜,星辰满天,在河边或湖边的篝火旁煮虾吃,那可真是太惬意了!
本书特色
《森林报》以新闻的形式和诗歌的语言描绘森林中动植物一年四季的变化,显现出大千世界的生态,表现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蕴含着诗情画意和童心童趣。比安基的《森林报》是培养儿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态度、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精神的绝好教材,尤其在生态濒临危机的今日,这些素养和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目录
一年——分为十二个章节的太阳礼赞
动物们在哪里居住
异彩纷呈的住宅——谁的住宅最棒——还有谁会建住宅——用什么材料
建住宅呢——借用别家的住宅——大型集体宿舍——巢里都有什么
森林大事
狐狸怎样占有了獾的家——奇妙的植物——会耍把戏的花——行踪诡秘
的夜间杀手——欧夜莺的蛋神秘地不见了——勇敢的鱼儿——谁是真凶
——六条腿的鼹鼠——刺猬救命——蜥蜴——燕巢——小燕雀和妈妈
——金线虫——枪打蚊子——少年自然科学研究者的梦——试验一下吧
——“钓鱼用的测试仪”——天空中的大象
绿色朋友
森林重生
森林战争(续前)
钓鱼的技巧
节选
《森林报(夏)(双色珍藏版)》内容简介:告别“豆芽菜”体质,学会在稀泥里捉泥鳅才长得茁壮;争当科学“小超人”,听懂喜鹊的四季歌谣才是真聪明;拒绝“小太阳”,心理,踊跃救助饥饿的小动物才叫有爱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