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颖
页数:235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097171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合意替代率(区间)、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替代率、企业年金的替代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养老保险体系的保障水平进行了评估。本书既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养老保险管理部门和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徐颖,山东烟台人.经济学博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师,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企业财务与企业年金的研究.尤其在企业年金保障水平方面有所建树.在《求索》、《人口与经济》、《统计与决策》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多次.先后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优秀人才等省市级课题项目,参与了多项部级和地方横向课题的研究.另外还参与了数部教材和教辅资料的编撰工作。
相关资料
插图:其中:平均养老金替代率是平均养老金与缴费职工平均工资之比,表示养老金相当于在职工资的份额;制度赡养率(也叫制度抚养比、制度负担率)是退休职工人数与缴费职工人数之比,它反映一个退休者需要几个在职人员供养。缴费率反映了在职一代缴费负担的大小,表示职工工资总额中拿出多大比例用于上一代的养老金缴费。确定了缴费率,缴费额(养老保险筹资额)就可以由缴费率与职工工资总额的乘积来表示。由现收现付制筹资模式数理模型可以看出,现收现付养老保险一方面受人口年龄结构(参保在职职工与参保退休职工人数、寿命)影响很大,抵御人口老龄化的能力弱;另一方面受缴费工资总额影响很大,缴费工资总额影响着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的保费收人。完全积累制(基金制)筹资模式的理论依据是生命周期理论,也就是个人收入纵向平衡理论。根据该理论,养老金发放所需的费用总和应与整个投保期形成的养老基金总和(本息和)保持平衡。具体做法是:首先预测未来退休后养老金支出需求总量,在此基础上按照纵向收支平衡原则(考虑基金投资回报)确定在职期间的缴费率,由参保人在就业期间按月缴纳到个人账户,形成基金积累,再通过投资形成投资收益。该模式实质是强制性储蓄,强调长期纵向平衡。在完全积累制下,养老基金的积累量与养老金支出的现值量必须相等。
本书特色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分析与评价》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丛书之一。
目录
第一章 社会养老保险概述
第一节 社会养老保险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章 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研究述评
第一节 养老保障水平评估指标——替代率
第二节 保障水平(替代率)研究的简要述评
第三章 基本养老保险合意替代率测算分析
第一节 合意替代率的测算方法和模型
第二节 合意替代率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替代率的指数化调整机制
第四章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替代率评估分析
第一节 基本方法和测算模型
第二节 实证分析
第三节 对现行制度设计替代率的综合评价
节选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分析与评价》主要研究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合意替代率(区间)、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替代率、企业年金的替代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养老保险体系的保障水平进行了评估。《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分析与评价》的特色是根据不同层次养老保险的特点,系统地提出评估的思路和方法,尤其是创新了企业年金替代率的测算方法。《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分析与评价》既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养老保险管理部门和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