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

封面

作者:潘晓梅

页数:252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058985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已于2009年7月1日开始实施。本书在该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以内部环境、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八要素为基础构建了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相关资料

插图:由于内部控制定义作了如上修改,使得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审查的范围有了进一步的明确。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一般是审查属于内部会计控制,而不是所有管理控制。只有当注册会计师考虑管理控制对检查的财务报表可靠性有重大影响时,他们才可能去检查管理控制。上述内部控制定义的修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范围,但是管理控制的概念显得比较空泛和模糊,且在实际工作中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的界限也难以明确划清,还会在审计工作中引起某些争议。为此,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审计准则委员会于1972年12月公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重新阐述了如下内部控制定义:“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规划以及与管理当局进行经济业务授权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和记录。这种授权是与完成该组织目标的职责直接有关的一种管理职能,是对经济业务建立会计控制的起点。会计控制包括组织规划以及与保护财产安全和财务报表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因此它在设计上应能合理保证:1.按管理当局的一般授权或特殊授权处理各项经济业务2.经济业务的记录必须做到:编制财务报表要遵循公认会计原则,或适用于这些报表的其他标准,保持资产会计责任的记录:3.只有经管理当局授权才能接近资产;4.在一定的间隔期间,将账面载明的资产要和实存资产进行核对,对发生的任何差异采取适当的措施。”从以上一系列对内部控制定义、解释、修改、再修改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内部控制概念是在审计职业蓬勃发展情况下,随着审计作业中不断应用内部控制及其审查技术,以及审计法律责任的增强、审计人员对自身职业安全的考虑而不断发展的。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1986年发表的《总声明》中赋予内部控制新的含义:“内部控制作为完整的财务和其他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

本书特色

《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是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从内部控制到风险管理框架的演进
第二节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在我国的实践
第二章 内部环境
第一节 公司治理
第二节 组织结构与权责分派
第三节 企业管理者的素质
第四节 企业文化
第五节 人力资源政策
第三章 目标设定
第一节 企业目标与目标管理
第二节 战略目标
第三节 经营、合规、报告目标
第四章 风险识别
第一节 风险

节选

《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内容简介: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9年7月l日起实施。《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在该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余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以内部环境、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八要素为基础构建了基于风险僻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86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