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程

封面

作者:王萍,李德祥主编

页数:286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3031124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为了能更好地增加教材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本教材力求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以文字讲解和示范图片相互衬托,共同教学。全书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特色,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田径、篮球、排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运动的基本理论、技术,并从科学方法角度来指导学生进行多种自我锻炼和体育锻炼的自我评价,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关资料

插图:(五)使学生了解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激烈的科技和市场竞争中,健康是高效率的载体。高效率必须要求较高的健康水平,一个身体体质不高的人,他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很难得到充分发挥和更大的提高。许多事例和材料说明,身体良好,有效寿命就会延长,而有效寿命的长短将直接影响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进程与速度。而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在我国,毛泽东是体育运动的积极提倡者和受益者,他在1917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曾指出:“体育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论断鲜明地指出了学校体育是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最积极、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素质和充沛的精力。也正因为如此,学校体育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以改革促发展,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因为,健康的体魄是民族强盛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富强文明的标志。我国大学生年龄约在17~22岁,处在身体发育后期,高校体育教育不仅使学生体质得到增强,并且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想象力,形成良好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勇敢顽强的毅力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还可以丰富课余文化生活,调剂精神,消除疲劳。高校体育又是国民体育的一部分,并且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改善我国人民的健康状况,提高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科学技术的生力军。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在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的同时,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中去。要牢固地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懂得科学锻炼身体、保养身体的方法,提高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使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高校体育教育既要有利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健康地、精力充沛地学习和生活,又要有利于毕业后继续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从而为祖国、为社会健康地工作几十年。总之,体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是通过身体活动来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完美的“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把教育理解为三件事:智育、体育、技术教育。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作了生动的描述:“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这些充分说明了体育是培养、造就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手段,也确定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目录

第一章 体育与健康概述
 第一节 体育的概念与功能
 第二节 健康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第二章 体育锻炼的科学理论基础
 第一节 体育运动的生理学基础
 第二节 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
 第三节 体育锻炼与营养
 第四节 体育锻炼对人体的积极作用
第三章 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
 第一节 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体育锻炼的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 运动处方
 第四节 体育锻炼效果的自我评价
第四章 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

节选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程》内容丰富,材料翔实,编排新颖,文笔流畅,分析精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教材,适合各不同层次高校体育教学的需要,也可以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教学的参考资料。此外,教程在以现代公共体育教育为主体的同时,还包含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内容,在目前的高校公共体育教材中,将少数民族体育内容写入其中的,该教程属首次。该教程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特别适合我国民族地区高校体育的教学。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85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