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知识产权法实务

封面

作者:李正华主编

页数:408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3070781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主要依据,并适当介绍了有关学者的观点、国外法例,系统地阐述了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制度。同时为了突出实用性的理念,本书还穿插了许多案例分析和思考,并安排了“引言”、“学习目的与要求”、“知识结构简图”、“引例”等内容,使读者不仅能了解知识产权法相关制度,更能掌握知识产权法实务操作的基本技能。

相关资料

插图:(二)知识产权的基本属性与特征1.知识产权的基本属性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的范畴,因而也就具有民法中的基本属性。(1)私权属性。“知识产权为私权”在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序言中得以宣示,明确了知识财产私有的法律性质。私权与公权相对应,私权性是将知识产权归类于民事权利范畴的基本理论依据。私权,即私的权利,通常被理解为私人(包括自然人、私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所享有的各种民事权利。从专利制度萌芽时的君主授权形式来看,专利最早为带有“钦定”而受行政庇护色彩的垄断特权。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不再具有阶级特权性质,转而成为一种面向全社会各阶层,能够为私人获取财富的新型权利。这一制度,被资本主义国家所承认并逐渐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尽管说知识无国界,但是对特定知识所享有的权利,与有形物权相并列,同样适用于私权处分和意思自治的基本原理。因此,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就是对私权的尊重和保护。除反垄断以及反不正当竞争而对知识产权限制外,应当依照私权保护的原理和制度对知识产权予以充分有效的保护。根据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应当对知识产权的范围加以明确的界定,否则,将发现权、发明权等共有产权纳入知识产权体系,将使知识产权制度中私权属性、独占特征、无形财产的意义等产生偏移,知识产权制度及其学理基础也就面目全非了。(2)人权属性。《世界人权宣言》及其他主要的国家人权公约都赋予了知识产权以人权意义。人权被看成超越时代、超越社会的普遍性权利,是永恒和不可剥夺的权利。在天赋人权的理论下,知识产权同样也是“天赋”而“与生俱来”的,无须国家特许,而且也是“普世性”、平等的,人人均可享有。

目录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知识产权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主体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客体与标的
第四节 知识产权的利用、保护与反垄断
第五节 知识产权法学
第六节 知识产权战略与社会发展
第二编 著作权法律制度
第二章 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节 著作权及其特征
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第三章 著作权的客体与主体
第一节 著作权的客体
第二节 著作权的主体

节选

《知识产权法实务》以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主要依据,并适当介绍了有关学者的观点、国外法例,系统地阐述了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制度。同时为了突出实用性的理念,《知识产权法实务》还穿插了许多案例分析和思考,并安排了“引言”、“学习目的与要求”、“知识结构简图”、“引例”等内容,使读者不仅能了解知识产权法相关制度,更能掌握知识产权法实务操作的基本技能。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知识产权法实务》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84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