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

封面

作者:周倩

页数:32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0048871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该书以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为主线,发展了专业化运动理论,并以此为理论依据,结合时代背景,梳理了国内外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的历史,在分析现状、归纳问题的基础上,运用比较、调查等研究方法,提出了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的课程方案和多种继续教育模式;在专业组织和伦理方面,提出了较为合理的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伦理规范和设立独立的、民间性质的全国高校科技管理协会的构想,并建议实施科技管理专业认证制度和准入制度;参照国外特别是德国的做法和我国的实际,提出通过制定教育职员法对高校科技管理人员进行法律保障。

作者简介

周倩,男,副教授。199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外文系,获英语专业文学学士学位。2001年至2006年先后获得郑州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法学双学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郑州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个人会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现代大学教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索引或篇目辑览。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课题16项,出版独著、合著、译著5部,获得各级奖励10余项。曾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等。

相关资料

插图:(三)专业与职业的联系与区别专业与职业有密切的联系。二者都基于社会分工,具有稳定性,能够为从业人员带来收入。专业是职业,但专业又不是一般的职业,“主要指一部分知识含量极高的特殊职业”。专业与一般职业的主要区别有:1.从时间上看,职业出现在前,专业形成在后。职业最早是基于性别的分工,真正成为社会广为认可的历史性分工,表现为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以及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此后,职业呈加速发展趋势。分工越发达,职业越多样,后来就出现了一般性职业和专门性职业的区分。2.从功能上看,专业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它不仅对社会有所贡献,而且由于专门性职业的从业人员在工作上的可替代性较小,其作用更是社会续存所必需的。倘若专业服务不足或水平低下,则会对社会造成严重伤害。3.从数量上看,一般职业远远多于专业。专业种类一般以103为数量级,职业以104为数量级,专业数与职业数相比至少为1:10。一种专业可以对应于多种职业。“对各种职业来说”,可能存在着“寻求专业地位的一般趋势,但是现代社会中数以千计职业里只有极少数职业得到了它”。专门性职业由于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数量很少,公认的更少。即便是一些被称之为“专业”的职业,大多还处于一种“半专业”或者“准专业”状态。4.从服务上看,专业“与其他职业的主要区别在于特定的服务定位,即通过学者式地应用他们非同寻常的深奥知识和复杂技能服务于公众的需要”。这种服务独特、明确、必要而且有效。

本书特色

《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职业和专业 
第二节 专业化和专业化运动理论 
第三节 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 
第二章 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第二节 全球经济变革风头正劲 
第三节 大学科技园区生机盎然 
第三章 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科技管理专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国外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的历程 
第三节 我国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的历程 
第四节 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与存在问题 
第四章 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的课程方案

节选

《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内容简介: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国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与专门的研究机构相比,高校具有三大优势: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联系;学科交叉与学科融合十分突出。因此,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高校应真正起到推动、支撑和引领作用。目前,高校已经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可以看出,高校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取得这样的成绩,科研人员功不可没。但是,科技管理人员的作用也不容小视。高校科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科技管理人员在提高专业知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同时,一要进行管理观念创新,科技管理应该是高校科技工作的“倍增器”和“放大器”,而不是一种机械或被动的服务;二要进行管理目标创新,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为目标,加强科技管理创新;三要进行管理方法创新,在传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科技管理在科研工作中创造高效益。实现这些目标,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势在必行。这是社会、经济、科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一种需要。近年来,高校多次出现科研造假现象。这不仅仅是科研人员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社会的问题,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责任也不容回避。因此,加强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不过,据我所知,当前关于高校科技管理方面的研究已有相当的规模,但集中以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为主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论著尚不多见。周倩同志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期间,就以此为选题写成了博士学位论文。这部专著是他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84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