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剑峰著
页数:2册(24,1234
出版社:河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6309272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红楼梦品鉴
内容简介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横空出世之初,作者曹雪芹就深为世人能不能领略该书寄寓的深情厚意而有所担心,有所怀疑,更有所期待。有道是:曲高和寡,知音难觅。近三百年后的当下,《红楼梦品鉴》一书含英咀华,融会贯通,立足文本,紧扣现实,联系社会,观照历史,力求对《红楼梦》深刻复杂的内涵作出全方位、宽领域、大纵深的挖掘探寻,以及富于时代化、个性化的解读阐释。全书洋洋洒洒,趣味良多;漫步其间,风起云动、路转峰回、别有洞天,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令人魂牵梦绕的红楼世界宛若眼前。
作者简介
徐剑峰,男,1966年5月出生于山区农村多姊妹家庭,四川省剑阁县人。中师起点,本科学历,研究生文化。1984年7月参加工作,从事普通高中、中等师范语文教学多年,担任过学校办公室主任;1997年9月转任公务员,历任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县招办副主任、县委办副主任,以及教育局分管业务副局长兼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市政府督学等职;现任一级主任科员。指导参与过多项省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遍览中外文学经典,浸淫红学四十年,收藏研读各种版本《红楼梦》百余套。有多篇文学评论、文学创作、新闻报道作品,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地方史志和《教育导报》《广元日报》发表。
目录
上册导读篇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关于《红楼梦》的“品鉴式”阅读概述篇已觉秋窗秋不尽 那堪风雨助凄凉——关于《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及悲剧主题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关于《红楼梦》的脉络层次及情节结构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关于《红楼梦》作者问题的炒作推窗见月 隐括大意——关于甲戌本《凡例》的解读主体篇(分回点评)第一部分(第1—5回)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红楼探照之一:一石一僧一道:虚幻世界走来的结缘者红楼探照之二:“空”“色”贯通“情”作津梁——关于《红楼梦》“儒释道”三教思想的糅合红楼探照之三:孰重孰轻话“才德”——从两个读书人的差异说开去红楼探照之四:“众里寻他千百度”——关于曹雪芹生卒年的追溯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红楼探照之五:“厚黑教主”是怎样炼成的——试析贾雨村之流的“吃一堑增一恶”红楼探照之六:囫囵之处最精准——姐弟年龄差异的不同表述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红楼探照之七:黛玉眉眼的“形”与“神”红楼探照之八:黛玉几岁进的贾府——兼论《红楼梦》叙事的方法技巧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红楼探照之九:文似看山不喜平情节转换有机杼——试说“横云断岭法”红楼探照之十:“狐狸”和“老虎”亲热的教训第五回 开生面梦演红楼梦立新场情传幻境情红楼探照之十一:“钗黛之争”何时了红楼探照之十二:元春判词作何解红楼探照之十三:李纨母子谁先亡第二部分(第6—18回)第三部分(第19—36回)下册第四部分(第37—54回)第五部分(第55—63回)第六部分(第64—69回)第七部分(第70—80回)第八部分(第81—120回)后记附求蜀道旁的“红学家” 侯存丰 杨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