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校长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封面

作者:卢正芝主编

页数:222页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3080777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相关资料

插图:二、学校教师发展阶段的划分教师的专业发展应是自主的发展。自主的发展,意味着教师要有发展的内部动力。这种内部动力来自于教师自己的人生目标。在事业上有追求,有一定的抱负水平;自主的发展,还意味着和别人的发展是不完全相同的,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提出的,具有个性的发展。从学校层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应基于不同阶段教师的现状和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当前,国内外对教师生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较具有代表性的分类有:(1)富勒的教师关注阶段论。即教学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学生关注。他认为:“个人成为教师的这一历程是经由关注自身、关注教学任务,最后才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以及自身对学生的影响这样的发展阶段而逐渐递进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规律,即在不同发展阶段,关注点有所迁移与变化。”①(2)伯顿的教师发展阶段论。伯顿从与小学教师访谈的记录数据与资料中,整理归纳了教师们所提出的反映意见,提出了教师发展的三个阶段:求生存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3)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他将教师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职前教育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生涯退出阶段。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特别是其对教师发展的阶段描述,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纵贯教师生涯的理论架构,而这无论是对完整的教师生涯进行规划,还是依据教师各个发展阶段,对其提供辅助支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4)司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司德菲将教师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司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比较完整、也较真实地诠释了教师发展的历程。以上学者关于教师发展阶段的理论,为教师发展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借鉴上述理论,在对学校教师的现状进行较为完善、真实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将教师发展大致分为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

本书特色

《校长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校长研究丛书

目录

总序前言第一章 不同生涯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第一节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概述第二节 营造不同生涯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第三节 不同生涯阶段教师发展的实践策略第四节 建立教师生涯不断发展的激励机制本章小结第二章 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第一节 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场所第二节 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渠道第三节 课堂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航灯本章小结第三章 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第一节 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概述第二节 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基本要点第三节 营造学校教育科研的氛围本章小结第四章 校本研训与教师专业发展第一节 校本研训概述第二节 校本研训促进教师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三节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训运作机制第四节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训操作板块本章小结第五章 教师表现力与教师专业发展第一节 教师表现力培植的应然与必然第二节 教师表现力的内涵及构成第三节 教师表现力培植的途径与策略本章小结第六章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第一节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概述第二节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第三节 班主任专业发展校本培训模型举要本章小结第七章 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第一节 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模式架构第二节 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实践策略本章小结第八章 职业学校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第一节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现状与趋势第二节 职业学校课程变革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第三节 教学反思与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本章小结第九章 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第一节 传统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第二节 教师发展性评价概述第三节 发展性评价的策略本章小结第十章 学校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第一节 学校文化的概述第二节 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分析第三节 营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本章小结参考文献后记

节选

《校长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简介: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流话语,是世界许多国家教育研究共同关注的课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一个在时间上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终身过程,而且在质量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基础教育领域,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已成为影响教育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促进每位教师的自我发展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校长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82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