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仲强
页数:285页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30223165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人文素质教程》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本位,顺应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实际心理需求,结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从“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两大要素的融合入手,对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做一点探讨与革新尝试,让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学有所成。全书分八个单元,从认知、情感、生命、修养、理性到人居、职场、时尚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就业时所需的人文素养教育,彰显“语文”特性;每一单元后都有能力训练,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主,包括演讲、诵读、辩论、交际语言、求职面试,形成一个序列训练,着力培养学生拥有一个“职业人”所应具备的说话能力;能力训练包括简单的应景写作,如演讲稿、求职信、博客与论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能力。
选文从极具时代感和现实性的热点问题人手,将那些具有鲜明人文精神的典型性范文归纳为不同主题进行专题式探讨、训练,打破古今中外的知识壁垒,打通文、史、哲的知识链接体系,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和开放的认知空间,提升综合人文素质,也能更加适应当代大学生情感世界和人格塑造的需要。
每一单元配有单元导读,每一篇范文配有阅读提示、作者简介,以及紧扣单元教学主题、着眼锻炼学生能力,并能在课堂上引起讨论的思考与练习,以增加教学的可操作性,形成师生的双向互动,使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
相关资料
大学还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社区文明提供示范作用。一是超前性,走在时代的前列;一是完美性,具有理想价值。大学的创造力为其走在时代前列提供了无限的动力源泉,而大学特有的思想兼容、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又保证了各种思想观念的撞击,有利于形成较为和谐的精神环境。如果说示范作用是综合的、显性的,那么价值引导则是深层的、久远的。社会的现实价值存在总是多元的,而且具有短期性、易变性等特征,但大学的价值观念由于受到历史文化积淀的影响,具有摆脱短期功利狭隘性的特质,因此它可以借助于批判精神,制衡社会负价值的发展,担当起引领主流价值的形成和推广的作用。它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读一读《哈佛的魅力》,就能完美诠释大学精神的各个方面。对于国家来说,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喊出“教育是我们的第一道国防线”的口号。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腾飞的需要也促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于个人来说,个人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受教育程度的竞争,而大学教育阶段往往是其人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阶段。哈佛大学校训是‘‘让真理与你为友”.华盛顿大学校训是“通过真理取得力量”,麻省理工学院校训是“动脑又动手”,清华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作为大学精神象征的校训,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学校办学理念集中的体现,也是对学校特有的文化内涵的一种简练表达。1998年联合国文教总干事在“迎接21世纪高等教育大会”上总结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与人相处。”由此可见,培养高学历人才不应当是大学教育的唯一目标,大学教育应当是培养好的公民,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思考方式和习惯、做人方式和社会工作能力,而这些主要不是靠某个人教给他的,而是存在于大学文化的氛围中。任何教育都是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共同合作而完成的。大学精神就是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得以提炼、塑造和传承,并又构成大学教育教学氛围情境从而来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完成。一所大学有好教授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指标还在于是否出好学生。在大学中,人的世界观不仅得以完善,而且得以定型和成熟;人的心智不仅得以更好地开发,而且得以整合和锤炼;人的理想不仅得以铸造,而且得以充实和升华;人的生活方式不仅得以进步,而且得以影响其气质性情。当明确了大学的意义,进而对大学的发展和使命,对进大学后应当做的事情,对当前大学生已经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和行为偏差保持清醒的认识之后,大学生就能主动去适应大学生活,融人大学文化,选择学习内容及相宜的学习方式,从而有助于自己树立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有助于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本书特色
《人文素质教程》: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公共基础课系列
目录
第一单元 大学精神兼容并包,英华荟萃——回忆北京大学哈佛的魅力耶鲁的狷介想象力:大学存在的理由大学的精神升华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创造宣言说话训练——演讲第二单元 情感空间——青春爱情和父亲面对面一个女人的爱情观上邪!当你老了我在这里爱你秋日倾城之恋说话训练——诵读第三单元 人格修养诸子语录灵魂的怅惘——人类对真善美的思慕春桃最完整的人格居里夫人小传——一个新女子的模型谦卑地使用权力——评华盛顿写作训练——演讲稿第四单元 感悟生命热爱生命一片叶子西西弗的神话谈生命敬畏生命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修补生命生命的力量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我与地坛(节选)说话训练——交际语言第五单元 诗意栖居瓦尔登湖(节选)荷塘风起古文两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湖心亭看雪鸭窠围的夜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黄昏菩提诗歌一组生命幻想曲归园田居·其三冬夜说话训练——求职面试第六单元 思辨求索现代技术对人的挤压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凡夫俗子批判幸福、献身和意义城市牛哞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悲观·执著·超脱“慢慢走,欣赏啊!”(节选)——人生的艺术化说话训练——辩论第七单元 职场人生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美国大学生能扫地,中国的就不能吗?乔·吉拉德:我为推销狂敬业与乐业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略有删改)布利丹毛驴的选择我生命中的三个故事(苹果CEO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写作训练——求职信第八单元 时尚文化崇明春天血薇再见四川我的梦传媒的铁屋子写作训练——博客与论坛参考文献
节选
《人文素质教程》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本位,顺应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实际心理需求,结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从“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两大要素的融合入手,对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做一点探讨与革新尝试,让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学有所成。全书分八个单元,从认知、情感、生命、修养、理性到人居、职场、时尚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就业时所需的人文素养教育,彰显“语文”特性;每一单元后都有能力训练,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主,包括演讲、诵读、辩论、交际语言、求职面试,形成一个序列训练,着力培养学生拥有一个“职业人”所应具备的说话能力;能力训练包括简单的应景写作,如演讲稿、求职信、博客与论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能力。选文从极具时代感和现实性的热点问题人手,将那些具有鲜明人文精神的典型性范文归纳为不同主题进行专题式探讨、训练,打破古今中外的知识壁垒,打通文、史、哲的知识链接体系,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和开放的认知空间,提升综合人文素质,也能更加适应当代大学生情感世界和人格塑造的需要。每一单元配有单元导读,每一篇范文配有阅读提示、作者简介,以及紧扣单元教学主题、着眼锻炼学生能力,并能在课堂上引起讨论的思考与练习,以增加教学的可操作性,形成师生的双向互动,使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