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伟明
页数:397页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3011765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相关资料
(四)学理分析刑法是规定什么是犯罪以及犯罪后应当承担什么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只有构成犯罪的行为才可以依照刑法的规定定罪量刑。但是,刑法与其他法律的界线并非十分明显和容易区分。在具体案件的判断上,我们既要结合相关的法律规定,又要对刑法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本案张某将邻居李某面部抓伤,首先要分析其行为是否符合刑法关于故意伤害罪的规定。我国《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张某的行为从形式上符合该条的规定。但是,由于伤害的情形多种多样,而根据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定义所表达的精神,并不是所有的伤害行为都可以认定为犯罪,都可以应用刑法来处理。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根据该标准,只有达到轻伤以上才可以认定故意伤害罪。因此,在本案的判断中,我们要以该标准为尺度作出基本判断,即如果张某对李某的面部伤害达到了规定标准以上,我们就可以以故意伤害罪定罪量刑。如果没有达到轻伤的程度,就应当作为一般民间纠纷来处理。(五)自测案例钱某,男,40岁,经营一家电器制造厂。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钱某以开发新产品的名义从银行贷款30万元。后因产品滞销无法还贷。试问:钱某的行为是否可以作为犯罪处理?
本书特色
《刑法学总论案例教程(第2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教学案例
目录
第一章 刑法概说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与分类第二节 刑法的性质与机能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第二节 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第三节 罪刑相适应原则第三章 刑法的适用范围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第四章 犯罪概述第一节 犯罪概念第二节 犯罪的基本特征第五章 犯罪构成第一节 犯罪构成概述第二节 犯罪构成要件体系第六章 危害行为第一节 危害行为的概念第二节 危害行为的对象第三节 危害行为的结果第四节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五节 危害行为的附随情状第七章 行为主体第一节 自然人行为主体第二节 单位行为主体第八章 主观罪过第一节 主观罪过概述第二节 犯罪故意第三节 犯罪过失第四节 意外事件与不可抗力第五节 犯罪的目的和动机第六节 认识错误第九章 正当化事由第一节 正当化事由概述第二节 正当防卫第三节 紧急避险第四节 其他正当化事由第十章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第一节 故意犯罪形态概述第二节 犯罪既遂第三节 犯罪预备第四节 犯罪未遂第五节 犯罪中止第十一章 共同犯罪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与刑事责任第十二章 罪数第一节 罪数的标准第二节 实质上的一罪第三节 法定的一罪第四节 处断的一罪第十三章 刑事责任第十四章 刑罚概论第十五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第十六章 刑罚裁量第一节 量刑概述第二节 量刑情节第三节 量刑制度第十七章 刑罚的执行第一节 刑罚执行概述第二节 减刑第三节 假释第十八章 刑罚消灭第一节 刑罚消灭概述第二节 时效第三节 赦免再版后记
节选
《刑法学总论案例教程(第2版)》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体系新颖。本套案例教材以法学的基本理论为线索,就每个具体理论问题设案情简介、思考方向、法律规定、学理分析、自测案例五个部分,这一体例可以充分地体现实践、法律、理论的有机结合。第二,内容简洁。本套案例教材力求以简洁的语言阐述问题,解析实例,说明法理,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第三,紧密结合法律规定。为避免案例教材脱离法律规定的现象,本套案例教材特别强调现行法的规定,并通过实例的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规定,以增强学生掌握和运用法律的能力。第四,具有启发性。本套案例教材在每个具体问题的设计上都包括有思考方向及自测案例,其目的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空间,启发学生运用理论与法律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