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卫亚
页数:335页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642082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相关资料
插图:为了将经济理论和客观事实(即理论模型与统计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由于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是多个因素之间静态或动态的随机关系,所以数理统计方法成为计量经济研究过程中的主要建模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现象的特点发展了计量经济方法。另外,计量经济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大量的数值计算,计算机成为计量经济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事实上,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和广泛应用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密切相关的。利用计量经济方法研究经济问题,一般都要经历四个步骤:建立理论模型、估计模型中的参数、检验估计的模型和应用模型进行定量分析。这是计量经济研究的起点,也是整个计量经济分析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其任务是依据经济理论和对所研究经济系统的认识,将系统内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一组(或一个)数学方程表示出来。这一阶段的工作又称为模型设定。模型设定一般包括总体设计和个体设计。总体设计是确定模型的系统结构,即模型系统由哪些子系统或子模型组成,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关系。总体设计的目标是能正确反映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个体设计是确定模型中每一个数学方程的具体形式,即方程中包含哪些变量,以及方程的具体函数形式。个体设计的目标是能正确反映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总体设计需要考虑国民经济增长是需求导向还是供给导向?如果取需求导向,总需求又由哪几部分构成?而个体设计需要确定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均衡条件的具体形式,其中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各个方程中所包含的变量。
本书特色
《计量经济学教程(第2版)》是高等院校精品课系列教材。
目录
前言第一章 绪论本章导读第一节 计量经济学的含义第二节 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三节 计量经济研究的步骤第四节 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第五节 计量经济学发展概述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二章 回归模型本章导读第一节 古典回归模型第二节 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第三节 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第四节 非线性回归模型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三章 回归模型的扩展本章导读第一节 异方差性第二节 自相关性第三节 多重共线性第四节 虚拟变量第五节 滞后变量第六节 单方程计量经济模型综合练习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四章 联立方程模型本章导读第一节 联立方程模型概述第二节 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第三节 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第四节 联立方程模型的检验第五节 联立方程模型的应用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五章 应用计量经济模型本章导读第一节 需求函数第二节 生产函数第三节 消费函数第四节 投资函数第五节 宏观计量经济模型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六章 计量经济分析软件EViews本章导读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数据处理第三节 统计分析第四节 单方程模型第五节 联立方程模型第六节 输入与输出管理本章小结课程实验实验一 EViews软件的基本操作实验二 一元回归模型实验三 多元回归模型实验四 异方差性实验五 自相关性实验六 多重共线性实验七 虚拟变量实验八 滞后变量实验九 联立方程模型附表1 t分布表附表2 F分布表附表3 χ2分布表附表4 D-W检验上下界表参考文献
节选
《计量经济学教程(第2版)》内容简介: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各个领域。本教材是作者在十几年讲授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讲稿基础上编撰,修订而成的,内容包含了由教育部高教司制定的高等学校经济学科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全部内容。具有以下明显特点:一是注重理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尽可能避免繁琐的数学推导;二是反映学科的发展趋势,尽量吸收最新理论和方法,如异方差性的White检验、高阶自相关性的BG检验、多重共线性的特征值检验和主成分回归、分类选择模型、ARCH模型、因果关系的Granger检验等;三是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经济问题,书中例题和大多数习题均采用我国的实际统计资料;四是以计量经济分析软件一EViews作为教学支持软件,教学内容始终贯穿了EViews的具体使用。本教材共分六章:绪论,回归模型,回归模型的扩展,联立方程模型,应用计量经济模型,计量经济分析软件EVlews。尤其是“计量经济分析软件”一章不仅详细介绍了EViews软件的具体使用,而且本章内容可以结合前几章的教学内容分散教学,也可以作为上机实习手册单独使用。












![计量经济学[第二版]-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23/20230208/5/B4215056.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