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龙,史琰,崔铁军编著
页数:432页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6067386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电磁超材料与超表面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电磁超材料/超表面的基本概念与原理、设计方法和工程应用。主要涵盖了电磁超材料/超表面的等效媒质提取方法、等效电路提取方法、全波仿真方法、电磁带隙结构、平面反射阵与透射阵、可重构超表面、数字超表面、可编程超表面、信息超表面, 及其在天线、散射、电磁兼容、轨道角动量涡旋波、无线能量传输与收集等应用领域中的电磁波的调控设计。
目录
第1章 电磁超材料/超表面简介
1.1 引言
1.2 电磁超材料/超表面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1.3 电磁超材料/超表面的发展简史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电磁超材料/超表面的理论模型
2.1 引言
2.2 左手媒质中的电动力学
2.3 广义斯涅耳定律
2.4 数字编码超材料/超表面
2.5 超材料群论
2.5.1 二维光子晶体的周期性
2.5.2 互易空间
2.5.3 布里渊区
2.5.4 二维光子晶体的对称性
2.5.5 不可约布里渊区
2.5.6 EBG超材料的不可约布里渊区
2.5.7 表面波与对称性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超材料和超表面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3.1 引言
3.2 EBG结构的局部谐振腔单元建模
3.2.1 局部谐振腔单元模型
3.2.2 两种谐振模式的数值仿真与
实验
3.2.3 波导探针实验
3.2.4 同轴探针实验
3.2.5 低剖面倒L天线
3.3 各种EBG结构的LRCC模型分析
3.3.1 LRCC模型的参数分析
3.3.2 三角形贴片组成的六边形阵列的EBG结构
3.3.3 六边形贴片组成的三角形阵列的EBG结构
3.4 超材料的等效媒质理论
3.4.1 基于Nicolson-Ross-Weir(NRW)的反演方法
3.4.2 基于相位解卷绕的提取方法
3.4.3 非均匀超材料的提取方法
3.5 超表面的等效电路模型
3.5.1 频率选择表面的等效电路分析方法
3.5.2 双谐振带通和带阻LC电路模型
3.5.3 三谐振带通和带阻LC电路模型
3.6 超材料/超表面全波快速仿真算法
3.6.1 周期阵列的体一面积分方程
3.6.2 周期边界条件
3.6.3 周期的八叉树
3.6.4 多层格林函数插值法
3.6.5 数值举例
本章小结
1.1 引言
1.2 电磁超材料/超表面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1.3 电磁超材料/超表面的发展简史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电磁超材料/超表面的理论模型
2.1 引言
2.2 左手媒质中的电动力学
2.3 广义斯涅耳定律
2.4 数字编码超材料/超表面
2.5 超材料群论
2.5.1 二维光子晶体的周期性
2.5.2 互易空间
2.5.3 布里渊区
2.5.4 二维光子晶体的对称性
2.5.5 不可约布里渊区
2.5.6 EBG超材料的不可约布里渊区
2.5.7 表面波与对称性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超材料和超表面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3.1 引言
3.2 EBG结构的局部谐振腔单元建模
3.2.1 局部谐振腔单元模型
3.2.2 两种谐振模式的数值仿真与
实验
3.2.3 波导探针实验
3.2.4 同轴探针实验
3.2.5 低剖面倒L天线
3.3 各种EBG结构的LRCC模型分析
3.3.1 LRCC模型的参数分析
3.3.2 三角形贴片组成的六边形阵列的EBG结构
3.3.3 六边形贴片组成的三角形阵列的EBG结构
3.4 超材料的等效媒质理论
3.4.1 基于Nicolson-Ross-Weir(NRW)的反演方法
3.4.2 基于相位解卷绕的提取方法
3.4.3 非均匀超材料的提取方法
3.5 超表面的等效电路模型
3.5.1 频率选择表面的等效电路分析方法
3.5.2 双谐振带通和带阻LC电路模型
3.5.3 三谐振带通和带阻LC电路模型
3.6 超材料/超表面全波快速仿真算法
3.6.1 周期阵列的体一面积分方程
3.6.2 周期边界条件
3.6.3 周期的八叉树
3.6.4 多层格林函数插值法
3.6.5 数值举例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