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傅佩荣
页数:212
出版社: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461091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讲座教授。傅佩荣积极推进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获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教学特优奖”。出版作品逾百种,曾获台湾地区“最高文艺奖”等多项殊荣。作为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十几年来,他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及国学的演讲和讲座,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国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在华人文化思想界影响深远。
相关资料
孔子身处春秋时代,一生的遭遇并不顺利。如果从事业功绩方面来看,孔子做官的时间也很短,那么,他为什么能在当时达到这样的地位与成就呢?要了解孔子,我们除了从《论语》本身挖掘材料之外,还得超越现在的时空,回到孔子生活的古代。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是春秋时代(公元前722年~前481年)的人,这段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乱世”。当时的周天子已经失去控制各诸侯的能力,诸侯国各自为政,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连年不断。这一时期被孔子感叹为“礼崩乐坏”,也就是在上位者不守礼、在下位者不守法,诸如大臣杀掉国君、儿子残杀父亲,整个天下的秩序和社会伦理眼看就要瓦解和崩溃,此时的孔子,怀着使命感上场了。在孔子所处的东周时期,文化的表现更灿烂,文明的发展远远超过夏、商朝,但是社会处在乱世之争的局面中。孔子认为。社会如果瓦解,外在的力量不足以约束百姓的行为,只有靠内在的力量——教育来规范。教育的作用是引发人内在的力量,让他可以做自己的主人,要求自己遵守社会规范,与别人好好相处。由于身处乱世,孔子因此深谙人性,使他提出对整个时代的新观点,也就是说,人生在世,要通过教育启发内在的觉悟。首先要觉悟到人性是向善的,下一步行善就是自我的要求。行善的快乐不是别人给的,而是内在自我顺着人性的倾向发展所得到的结果。
本书特色
《中国青少年论语读本》:中国青少年的心灵成长圣经独具的四大特色:1.擷取《论语》精华,可读性强!2.结合现代案例,融入实际生活,趣味性浓!3.傅佩荣教授精研《论语》近40年,是华人世界公认的儒学研究大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专家,权威性高!4.随书赠送《傅佩荣解读论语》DVD一张,物超所值!成长只有一次,品格与价值观决定一生的成败。
目录
节选
《中国青少年论语读本》内容简介:从《论语》中透露出来的孔子及其弟子好学深思;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正直善良、谦虚有礼的优良品德;对国家的忠诚与对黎民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后人。《中国青少年论语读本》是专为广大青少年而写的,其目的是要告诉广大读者,《论语》历经两千余年,依然历久弥新,仍是值得青少年学习的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