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志斌
页数:290页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111026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相关资料
插图:2.夯实挤密作用水泥和土体在孔外拌和均匀形成的水泥土拌合料较为松散,土团之间孔隙较大,连接力微弱,在夯击动力作用下会重新进行排列,体积压缩,密度增大,形成夯实水泥土的密实强度。(二)桩间地基土的作用机理夯实水泥土桩按照桩的成孔方式可分为挤土夯实水泥土桩和排土夯实水泥土桩两种。挤土夯实水泥土桩是利用振动沉管或冲击成孔,由成孔时的侧向挤压作用,使得桩间土得到第一次挤密,然后在桩孑L内用水泥土拌合料分层夯填密实,夯填过程中又对桩间土进行第二次挤密。排土夯实水泥土桩是采用人工洛阳铲或钻机成孔,在成孑L过程中并未对桩间土造成挤密,然后在孔内分层回填水泥土拌合料并夯击密实,使在夯填过程中对桩间土形成挤密效应。因此,不论是挤土还是排土夯实水泥土桩,其共同点是对桩问土都有侧向深层挤密加固作用,桩间土承载力得到提高,这一点与搅拌水泥土桩有显著区别,所以多数情况下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充分地发挥了桩间地基土的承载作用。(三)褥垫层的作用机理在荷载作用下,增强体(桩体)和地基土体共同承担外部结构传来的荷载,这是复合地基的本质。然而如何设置增强体以保证增强体与天然地基土体能够共同承担上部结构荷载,或者如何设置增强体才能形成复合地基?大量的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表明,在建筑物基础和复合地基加固区之间设置柔性褥垫层不仅可以保证各类增强体与地基土体形成复合地基共同承上部荷载,而且可以有效地改善复合地基中浅层的受力状态,如减小桩土荷载分担比、提高桩间土的抗剪强度、提高增强体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等。三、技术特性及适用范围(一)主要技术内容夯实水泥土桩是用人工或机械成孔,选用相对单一的土质材料,与水泥按一定配比,在孑L外充分拌和均匀制成水泥土,分层向孔内回填并强力夯实,制成均匀的水泥土桩。通过在基础和桩顶之间设置一定厚度的褥垫层,使桩、桩间土和褥垫层一起构成复合地基。由于夯实中形成的高密度及水泥土本身的强度,与搅拌水泥土桩相比,夯实水泥土桩桩体有较高强度。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具有桩身强度均匀、施工速度快、不受场地的影响、造价低、无污染等特点。
本书特色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建筑业中的应用》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之一。
目录
第一章 地基与基础工程第一节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第二节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复合地基第三节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第四节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第二章 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与地下防水工程第一节 盾构法施工第二节 浅埋暗挖技术第三节 逆作法施工技术第四节 地下防水工程第三章 混凝土工程第一节 混凝土的概述第二节 自密实混凝土第三节 清水混凝土第四节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第五节 劲钢混凝土第六节 混凝土的耐久性第七节 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第四章 钢筋工程第一节 高效钢筋应用与发展第二节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第三节 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第五章 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第一节 早拆模板成套技术第二节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第三节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第四节 外挂式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应用技术第六章 钢结构工程第一节 钢结构概述第二节 钢结构材料性能第三节 钢材的种类和钢材的选择第四节 钢结构的防腐及防火第五节 钢结构施工方案第七章 建筑节能与环保工程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建筑节能施工第三节 低碳建筑
节选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主要根据原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的要求,参照其新技术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选取部分新技术内容编写。这些新技术既成熟可靠,又代表了现阶段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全书共7章,对地基与基础工程、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与地下防水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钢结构工程、建筑节能与环保工程等方面的新技术进行了阐述,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建筑业中的应用》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同时也可作为从事建筑业、房地产业等工程建设和管理相关人员的参考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