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杏兰等著
页数:150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6224534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篇以记者的视角,深入探寻汪金权的故事,全面展现了汪金权的生活和心路历程,述说着“我的感动”;第二、三篇收录了汪金权的昔日老师、同窗以及所教学生的回忆、感悟之文,感性的语言和清晰的记忆,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民教师形象;第四篇记
目录
讲话:认真学习和宣传汪金权同志的先进事迹
前言:中国教育的脊梁华师精神的写照
第一篇 我的感动——大别山下二十二年的痴情守望
47岁却满头白发的山乡园丁
宿舍里摆满学生的高低床
陋室空空,家徒四壁
22年,记不清资助了多少学生
家长病床上作揖表深深谢意
9年资助,,爱如涓涓溪流
与一对兄妹学生的结缘
数百起资助,竟没有记一笔账
家里猪儿死了,种子不发芽,汪老师也给钱
不认识汪老师,却敢找他“借钱”
风雨无阻,每月给学生汇钱
不是本校的学生,他也帮了几年
他有颗菩萨心肠,谁有困难他都帮
他的朴素,让书摊主不忍心赚哪十白一元钱
化身躯为桥梁,送千余名学生走进象牙塔
镇上的“破烂王”小张,一样是我的好学生
长大后,我们就成了你
独创“四会”教学法,学生终身受益
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
令山乡学子痴迷的“开心国学”讲座
手把手指导年轻老师,甘作人梯
“学长老汪”与“百科活字典”
三让“高级教师”,淡泊名利无欲无求
只吃青菜豆腐,脚穿解放鞋,朴素如蕲北老农
老家几间土屋,母老妻病儿残
村子里最贫穷的吃“公家饭”的人
人间至情,对患病妻子20年不离不弃
大儿子说:爸爸,我终于理解了你
当初回归山乡,只因身为大山的儿子
坚守22年,从没想过挪窝儿
感动华中师大校友,捐资成立“金权基金会”
……
第二篇 师友的感动
第三篇 学生的感动
第四篇 媒体的感动
第五篇 网友的感动
跋
前言:中国教育的脊梁华师精神的写照
第一篇 我的感动——大别山下二十二年的痴情守望
47岁却满头白发的山乡园丁
宿舍里摆满学生的高低床
陋室空空,家徒四壁
22年,记不清资助了多少学生
家长病床上作揖表深深谢意
9年资助,,爱如涓涓溪流
与一对兄妹学生的结缘
数百起资助,竟没有记一笔账
家里猪儿死了,种子不发芽,汪老师也给钱
不认识汪老师,却敢找他“借钱”
风雨无阻,每月给学生汇钱
不是本校的学生,他也帮了几年
他有颗菩萨心肠,谁有困难他都帮
他的朴素,让书摊主不忍心赚哪十白一元钱
化身躯为桥梁,送千余名学生走进象牙塔
镇上的“破烂王”小张,一样是我的好学生
长大后,我们就成了你
独创“四会”教学法,学生终身受益
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
令山乡学子痴迷的“开心国学”讲座
手把手指导年轻老师,甘作人梯
“学长老汪”与“百科活字典”
三让“高级教师”,淡泊名利无欲无求
只吃青菜豆腐,脚穿解放鞋,朴素如蕲北老农
老家几间土屋,母老妻病儿残
村子里最贫穷的吃“公家饭”的人
人间至情,对患病妻子20年不离不弃
大儿子说:爸爸,我终于理解了你
当初回归山乡,只因身为大山的儿子
坚守22年,从没想过挪窝儿
感动华中师大校友,捐资成立“金权基金会”
……
第二篇 师友的感动
第三篇 学生的感动
第四篇 媒体的感动
第五篇 网友的感动
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