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计算机应用基础 2011(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系列立体化教材)

封面

作者:吴宁

页数:298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30012275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信息输人和数据表达、pc硬件基础、软件应用基础、电子文档处理、因特网应用、多媒体基础、数据管理与数据库技术以及计算机的深入应用(如高性能计算和计算机伦理)等。
  本书的编写宗旨是:求新、务实。求新包括使用windows7和office2007为主要桌面教学环境,使用apachefriends等作为网络教学环境,部分实验和案例为首次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务实包括所有的理论知识点都落实到实验和案例来验证、教学。
  本书适合普通高校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也建议作为计算机技术培训和自学考试的参考。

相关资料

插图:传统文件压缩模型的一种改进模型是自解压文件,它包含有压缩后的数据和展开它需要用到的软件。这些文件以.exe为扩展名。当执行某自解压文件时,它会自动展开它所包含的数据。这能节省启动压缩软件、定位要展开的文件,以及实施展开过程的时间。由于自解压文件包含用于展开所需的程序代码,因此这些文件要比非自解压文件稍大一点。通常,自解压文件包含的是程序文件,而不是数据文件。使用文件压缩工具,可以将文本文件和.bmp文件压缩50%~70%。而有些类型的文件因为其本身就是以压缩格式存储的,因而很难再进行压缩。下面将讨论用于压缩文本、图像、视频和声音文件所需要的技术。6.2.2 文本文件压缩在世界上的大多数语言中,某些字符或单词经常以相同的模式一起出现。正是这种高冗余性,导致了文本文件的压缩率会很高。通常大小合适的文本文件压缩率可以达到50%或更高。大多数编程语言的冗余度也很高,因为它们的命令相对较少,并且‘命令经常采用一种设定的模式。对于包含大量不重复信息的文件(例如图像或MP3文件),则不能使用这种机制来获得很高的压缩率,因为它们不包含重复多次的模式。如果文件有大量重复模式,那么压缩率通常会随着文件大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文件压缩效率还取决于压缩程序使用的具体算法。有些程序能够在某些类型的文件中寻找到更好的模式,因而能更有效地压缩这些类型的文件。而另一些压缩程序在字典中又使用了字典,这使它们在压缩大文件时表现很好,但是在压缩较小的文件时效率不高。所有此类压缩程序都基于同一个基本理念,但是它们的执行方式却各不相同。大多数计算机文件类型都包含相当多的冗余内容——它们会反复列出一些相同的信息。文件压缩程序就是要消除这种冗余现象。与反复列出某一块信息不同,文件压缩程序只列出该信息一次,然后当它在原始程序中出现时再重新引用它。大多数压缩程序使用基于自适应字典的LZ算法来缩小文件。“LZ”是指此算法的发明者L,empel和Ziv,“字典”指的是对数据块进行归类的方法。例如,压缩短语“the rain in Spain falls mainly on the plain.”在没有压缩时,包含空格和标点符号在内,这个短语有44个字节。请看自适应模式替换技术是怎样把这个短语压缩到29个字节的。

本书特色

《2011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系列立体化教材之一。

目录

第1章 信息输入和数据表达
 主要任务
 掌握计算机信息输入方式(文字、图像、声音);数制转换、数字化信息(基本信息数据量)计算;数据表达方式
 重点案例
 文字编码比较、位图文件计算、声波文件计算;文字编码、ocr、语音输入的应用
 1.1 信息的输入
 1.2 计算机数据的表达
 1.3 信息输入综合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pc硬件基础
 主要任务
 掌握现代pc系统的配置、选型、工作方式;计算机常见问题处理和职业病预防
 重点案例
 cpu、内存、显卡、外设的选择;微机工况检测和调整
 2.1 系统组成
 2.2 存储设备
 2.3 i/o设备
 2.4 计算机常见问题处理
 2.5 计算机基准测试
 2.6 计算机职业病预防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软件应用基础
 主要任务
 掌握基本软件的分类、选择、安装、卸载;文件基础;windows 7的应用
 重点案例
 windows 7的库管理;windows 7的搜索功能
 3.1 软件分类
 3.2 操作系统
 3.3 计算机文件基础
 3.4 支撑软件
 3.5 应用软件
 3.6 软件与版权管理
 3.7 软件安装、更新与卸载
 3.8 综合案例’windows 7中的搜索功能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电子文档处理
 主要任务
 理解文件与文档的区别,文档处理的基本技能;掌握文档综合处理的技巧
 重点案例
 文字资源的综合处理、亿图矢量绘图工具与思维导图、电子幻灯片制作
 4.1 文字处理
 4.2 电子表格
 4.3 综合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因特网应用
 主要任务
 了解囚特网构成、接入方法,掌握基本应用和问题应对策略;掌握因特网和局域网资源共享的基本;方法
 重点案例
 windows 7远程桌面、3g接入、家庭网络;因特网、校园网资源
 5.1 因特网概述
 5.2 因特网结构和接人
 5.3 网络基本应用
 5.4 常用网络技术
 5.5 网络应用综合案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多媒体基础
 主要任务
 了解多媒体的定义和重要技术基础(数据和文件压缩、色彩模型及转换、图形图像格式、流媒体技术)
 重点案例
 图片处理工具及应用、声音处理工具及应用、视频处理工具及应用;位图与矢量图的转换;web多媒体应用
 6.1 多媒体基本概念
 6.2 数据压缩
 6.3 图形和图像处理
 6.4 数字音频技术
 6.5 数字化视频处理
 6.6 web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数据管理与数据库技术
 主要任务
 了解结构化数据的概念,数据库的由来和发展,数据库模型,基本数据类型与电子表格的区别,数据库特色(关系、规范化与sql),桌面数据库与web数据库的差别;掌握桌面数据库和web数据库的简单应用
 重点案例
 桌面数据库access;web数据库mysq山数据库的工程应用
 7.1 数据结构和组织
 7.2 基本数据库模型
 7.3 桌面数据库:access 2007
 7.4 web数据库:mysql
 7.5 平面文件、电子表格和数据库的对比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计算机的深入应用
 主要任务
 了解高性能计算的度量、所能解决的问题和系统结构;了解计算机伦理模型和伦理分析过程;掌握科技论文写作规范;掌握高级信息检索技能
 重点案例
 网格计算、gpgpu;信息权与个人隐私保护;sci、ei信息检索
 8.1 高性能计算
 8.2 计算机伦理
 8.3 科技论文写作参考
 8.4 网络信息资源的高级检索技术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节选

《2011计算机应用基础》内容包括信息输入和数据表达、PC硬件基础、软件应用基础、电子文档处理、因特网应用、多媒体基础、数据管理与数据库技术以及计算机的深入应用(如高性能计算和计算机伦理)等。《2011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编写宗旨是:求新、务实。求新包括使用Wilndows7和Officc2007为主要桌面教学环境,使用ApacheFriencis等作为网络教学环境,部分实验和案例为首次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务实包括所有的理论知识点都落实到实验和案例来验证、教学。《2011计算机应用基础》适合普通高校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也建议作为计算机技术培训和自学考试的参考。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计算机应用基础 2011(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系列立体化教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78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