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沈鑫剡
页数:38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30222585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真正以tcp/ip体系结构讨论各种传输网络之间互连,及internet端到端数据传输机制的教材,书中详细、透彻地讨论了交换式以太网原理,vlan划分、三层交换等局域网关键技术,无线局域网工作机制,主流internet接入网,ipv6及基于ipv6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ipv6和ipv4的互连技术等。本教材不是将这些技术单独作为一个个知识点进行介绍,而是在具体网络环境下深入讨论这些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过程。将internet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介绍给读者。
本教材在具体网络环境下深入讨论网络基本原理、算法、协议及各协议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既有理论总结,义有应用实例,为读者提供透彻、完整的网络知识。同时,着重对当前主流网络技术及应用展开详细、深入地讨论,解决课程内容和实际应用脱节的问题,使读者能够学以致用。
本教材以通俗易懂、循序渐进的方式叙述网络知识,并通过大量的例子来加深读者对网络知识的理解,内容涵盖教育部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的全部知识点。本教材既可作为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计算机网络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同时对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也是一本理想的参考书。
相关资料
插图:当然,和电视事业一样,决定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三个因素也是相辅相成的,PC的飞速发展,形成大量的网络终端需要互连成网的局面,这样巨大的市场需求又强力地推动数据传输设备生产企业研发、生产更多更好的数据传输设备,而Web技术和众多网络客户使网络内容提供者成为极富生命力的行业,而众多网络内容提供者又吸引了更多的网络客户,这种良性循环使Internet急剧膨胀,使其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ARPA网到Internet,既有技术因素,也有市场因素,从技术层面讲:PC、交换机和路由器及Web技术的诞生及发展为Internet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从市场层面讲,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尤其是网络的交互性,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上网的积极性,网络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1.3.2 从低速网络到高速网络一旦汽车普及,道路就成为制约因素。同样,当人们开始热衷于上网娱乐、游戏,带宽就成为制约因素。现在用.ADSI。10Mbps的以太网上网的用户估计想象不出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通过电话线,以2400bps传输速率上网的情景,也无法想象出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整个大学用于接人中国教育科研网的物理链路带宽只有2Mbps。由于组成Internet的网络类型可以分为局域网、适合作为接入网和适合构建主干网这三种不同类型,因此讨论网络的速率变化需要分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用于将校园内或企业内各个网络终端互连的局域网的速率变化,二是用于直接将个人网络终端接入城市网的接入网络(Access Network,AN)的速率变化,三是城市网、全国网甚至是Internet主干网的速率变化。
本书特色
《计算机网络(第2版)》:完全根据TCP IP体系结构和Internt发展现状及趋势组织教材内容.完整介绍Internet组成技术和工作机制,全面反映最新网络技术和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先进、系统和完整的网络知识在实际网络环境下深入讨论网络基本原理、算法、协议及各协议间的相互作用过程,重点剖析主流网络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数据传输机制,用大量案例培养读者的实际应用技能。内容涵盖教育部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的全部知识点,各章节按照试题样式编排了例题。
目录
1.1 网络概述
1.2 internet结构和标准化工作
1.3 网络发展过程
1.4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1.5 计算机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
习题1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2.1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2.2 传输媒体
2.3 信号调制技术
2.4 复用技术
2.5 差错控制技术
2.6 拥塞控制技术
习题2
第3章 局域网
3.1 局域网拓扑结构
3.2 以太网
3.3 令牌环网
习题3
第4章 无线局域网
4.1 无线局域网概述
4.2 无线局域网物理层
4.3 无线局域网mac层
4.4 无线局域网工作过程
4.5 无线局域网数据传输过程
习题4
第5章 ip和网络互连
5.1 网络互连
5.2 网际协议
5.3 路由协议建立路由表过程
5.4 ipover以太网
5.5 网络地址转换
5.6 ip组播
5.7 移动ip
5.8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习题5
第6章 ipv6
6.1 ipv4的缺陷
6.2 ipv6首部结构
6.3 ipv6地址结构
6.4 ipv6操作过程
6.5 ipv6over以太网
6.6 ipv6网络和ipv4网络互连
习题6
第7章 ppp与internet接入
7.1 internet接人过程
7.2 点对点协议
7.3 拨号接人技术
7.4 以太网接人技术
习题7
第8章 传输层
8.1 传输层端口的概念
8.2 用户数据报协议
8.3 传输控制协议
习题8
第9章 应用层
9.1 网络应用模型
9.2 域名系统
9.3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9.4 http和www
9.5 电子邮件
9.6 文件传输协议
习题9
附录a 部分习题答案
附录b 英文缩写词
节选
《计算机网络(第2版)》是一本真正以TCP/IP体系结构讨论各种传输网络之间互连,及Internet端到端数据传输机制的教材,书中详细、透彻地讨论了交换式以太网原理,VLAN划分、三层交换等局域网关键技术,无线局域网作机制,主流Internet接入网,IPv6及基于IPv6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IPv6和IPv4的互连技术等。本教材不是将这些技术单独作为一个个知识点进行介绍,而是在具体网络环境下深入讨论这些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过程,将Internet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介绍给读者。本教材在具体网络环境下深入讨论网络基本原理、算法、协议及各协议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既有理论总结,又有应用实例,为读者提供透彻、完整的网络知识。同时,着重对当前主流网络技术及应用展开详细、深入地讨论,解决课程内容和实际应用脱节的问题,使读者能够学以致用。本教材以通俗易懂、循序渐进的方式叙述网络知识,并通过大量的例子来加深读者对网络知识的理解,内容涵盖教育部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的全部知识点。本教材既可作为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计算机网络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同时对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也是一本理想的参考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