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市场的逻辑

封面

作者:张维迎

页数:347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2080934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最富争议的经济学家张维迎最新力作,深度解读中国市场经济的来路与前途。

改革开放导致不平等吗?市场=价格+企业家?市场如何创造财富?陌生人之间凭什么分工合作?中国经济如何步入市场化?腐败是必然的吗?金融危机是市场犯的错还是政府惹的祸?政府在市场中的功能是什么?中国未来增长潜力有多大?中国世纪真会到来吗?

市场经济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是人类进步最好的游戏规则!

什么是市场?市场就是好坏由别人说了算、不由你自己说了算的制度。

市场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一个人想得到幸福,他(或她)必须首先必须使别人幸福。市场的这一逻辑把个人对财富和幸福的追求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本书收录了作者16篇重量级文章,分为解读市场经济、思考改革过程、理解金融危机、把脉未来发展四个篇章,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坚定对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信心。

作者简介

张维迎,1959年生于陕西省吴堡县。1982年获西北大学经济系学士学位;1984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直接参与了对中国经济改革政策的研究;1990年9月入牛津大学读书;199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8月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

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院长,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包括:《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1995),《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1996),《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1999),《产权、政府与信誉》(2001),《信息、信任与法律》(2003),《大学的逻辑》(2004),《论企业家》(2004再版),《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2005),《竞争力与企业成长》(2006),《价格、市场与企业家》(2006),《中国改革30年》(2008)等。另有数十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

相关资料

第一编 解读市场经济1.理解和捍卫市场经济捍卫市场经济是经济学家的职责经济学这么不受欢迎,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社会为什么需要经济学家?我们为什么要出钱养活这么多经济学家?这个问题可能有各种答案。我自己的答案是:社会需要经济学家,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经济需要有人去捍卫。如果我们不需要市场经济,就不需要经济学家。市场经济为什么需要捍卫?首先,既得利益者、特权阶层不太喜欢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平等的一种制度,它给每个人提供机会,拒绝特权。它可以使一些穷光蛋变成富翁,也可以使富翁变成穷光蛋。所以,有特权的人,或者喜欢特权的人,或者想通过特权获得利益的人,就不愿接受市场经济的挑战,因为市场经济与他们的既得利益相冲突。从历史上可以看到,反对市场经济的最大一股力量,就是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者。第二,由于人们的无知。我用无知这个词,没有感情倾向,而是要强调科学、理性思考方法的重要性。理性思维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支柱。从启蒙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教导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理性地思考问题,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并不这样去思考问题。他们喜欢从直观的角度看问题。市场经济有一个毛病:当你能享受到它的好处的时候,你可能看到的都是它的缺点;当你没有机会享受它的好处的时候,它也没有办法告诉你它的优点在什么地方。特别是由于政府或者某种强权的不恰当干预,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使市场经济表现为病态市场经济的时候,人们往往以为这是它本身的毛病。

本书特色

提起中国经济改革,张维迎这个名字是绕不过去的。

他亲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他首次提出价格双轨制,他对市场经济坚定不移,他被称为中国最富争议的经济学家。

——责编推荐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解读市场经济

1.理解和捍卫市场经济

捍卫市场经济是经济学家的职责

当前中国社会的反市场迹象

从历史看市场经济的奇迹

市场经济特征之一:竞争为他人创造价值

市场经济特征之二:陌生人之间的分工合作

建立市场信任的关键:企业、利润和企业家

中国企业家面临的困境

政府干预导致市场发育不足

政府最应该做的:保护产权,推动竞争

让穷人的资产变成资本

相信市场,允许民间扶贫

一个严重的误解:市场导致不平等

拒绝“卖拐”——坚定对市场经济的信心

2.正确解读利润和企业社会责任

人们为什么热衷于谈论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困惑与悖论

从利润、收入、成本说起

利润来自何处

利润是一种责任

利润的社会意义

怎么办——制度缺陷下的抉择

3.国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容吗?中国的经验

引言

过度(或恶性)竞争

过度准入

声誉机制的缺失

竞争驱动的私有化

结论

4.反垄断法的隐忧

企业的三种定义

寡头竞争对社会有利

准入自由:垄断与竞争的真正界限

5.让商业活动更自由

第二编 思考中国改革

6.理性思考中国改革

学会理性思考

中国改革的三个约束条件

改革中的利益补偿问题

发展是消灭贫困和缩小收入差距的硬道理

谈收入分配问题不能离开全球化的大背景

腐败的根源是政府对资源配置权力的垄断

不要把学术与政策混淆

7.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历史视角

前言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化事实

随即行走:中国是怎样选择渐进式改革的

中国渐进式改革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总结

8.产权变革、企业家兴起与中国经济发展

引言

企业家人才配置的重要性

中国的激励变迁: 从基于职位的权利到基于财产的权利

最主要的三类中国企业家

价值创造与寻租活动

结束语

9.中国经济改革30年

30年改革大格局

价格改革是怎么完成的

国企改革是如何进行的

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家阶层的兴起

中国未来30年

10.中国的价格改革

计划价格体制与价格扭曲

通过双轨制逐步实现价格自由化

中国价格改革的经验教训

附录:以价格体制的改革为中心带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

要找到体制改革本身的机制

就体制运行的基本规则

不要把宝押在价格调整上

抓住价格体制改革这个中心环节

不要被财政问题吓破了胆

体制改革的几个障碍因素

11.市场化改革与收入分配

第三编 理解金融危机

12.危机中的选择

理解危机可能比简单出对策更重要

重温奥地利学派对大萧条的解释

这次危机的根源在哪里

政府救市,还是自由调整

尽早尽快地释放民间活力

危机与大国崛起

13.经济不是单一产品

危机的三个特征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谬误

cpi是个很大的误导

货币是非中性的

货币扩张如何导致经济危机

为什么人为的繁荣不能持续

中国的角色

14.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的发展

30年代大危机与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对这次危机的预测

对经济危机的不同理解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复活

第四编 把脉未来发展

15.把脉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和制度变革

基于历史的推测:人口大国将重返经济大国

全球化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影响

以出口驱动的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可持续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全球”

靠什么开发国内市场

产业创新与整合

警惕“国进民退”,把市场化改革进行到底

政治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节选

《市场的逻辑》内容简介:市场经济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是人类进步最好的游戏规则!什么是市场?市场就是好坏由别人说了算。不由你自己说了算的制度。市场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一个人想得到幸福,他(或她)必须首先使别人幸福。市场的这一逻辑把个人对财富和幸福的追求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市场的逻辑》收录了作者16篇重量级文章,分为解读市场经济、思考改革过程、理解金融危机、把脉未来发展4个篇章,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坚定对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信心。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市场的逻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75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