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元江县因远镇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

封面

作者:戴庆厦

页数:246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10007052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哈尼族、白族、汉族是元江县因远镇的主要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哈尼族支系多,有白宏、豪尼、梭比、碧约和西摩洛,讲豪白和碧卡方言。白族有自己的语言白语,但不能与大理白族通话,呈独立的因远方言。汉族讲北方方言西南官话(思普话)。
  哈尼族、白族、汉族的母语、第二、第三语言的使用现状如何?他们的母语受哪些语言的影响?语言兼用、转用程度如何?青少年的母语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哈尼语、白语受强势语言汉语的影响,在长期的语言接触中,哈尼语、白语的本体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构词呈现了哪些特点?
  因远白族的全民双语是如何实现的?哈尼族的单语、双语共存的制约因素有哪些?怎样正确认识各民族的语言生活,并对未来的语言使用作出科学的判断和预测?
  上述问题是本书所要回答的问题。

作者简介

白碧波,男,哈尼族,云南绿春县人,硕士,研究员。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曾在绿春一中、红河州民族研究所、云南民族大学、玉溪师范学院、波兰波茨南大学、美国俄勒冈大学、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泰国西北大学等地工作、访问和合作研究,现就职于玉溪师范学院民族研究所。已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哈尼语一英语词典》、《哈尼族文化主题研究》、《哈尼族民问故事5 1篇》、《玉溪哈尼族文化研究》、《哈尼族礼仪习俗歌》、《哈尼族古歌佳句选》等辞书、著作十余部,公开发表论文、译文、调查报告等200多万字。主持省厅项目2项:《玉溪辖区哈尼族语言文化研究》、《哈尼语话语分析》。主持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l项:《民族杂居区的语言关系研究》。参与中央民族大学“98552程”语言国情调查2项: 《元江县羊街乡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澜沧拉祜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跨境语言研究3项:《泰国阿卡语研究》、《泰国万伟乡阿卡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和《泰国拉祜语研究》。现致力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遗产保护和维持工作。

相关资料

因远白族的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在当地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白族村寨,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已蔚然成风。许多村寨集资组织老年协会,开办托儿所,做到老有所养、幼有所托。逢年过节慰问老人,主动为孤寡老人办理丧事。因远白族人吃苦耐劳、勤俭持家。过去,因远白族男子常“下坝子”出远门经商,到山区少数民族村寨甚至东南亚各国去做小本生意,而妇女在家起早睡晚操持家务、料理农活。如今,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他们率先勤劳致富,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因远白族还以简朴著称,对铺张浪费、大讲排场十分厌恶。1921年,村民们刻石立碑,制定乡规民约,对婚丧的贺礼、吊礼金额均作出严格规定。如今仍然保持这一美德。到了白族人家,主人热情好客但不讲排场,饭菜丰盛而不奢侈。因远白族尊师重教、好学上进为历代志书所称赞。如“开元文之先声”的李介、李卓兄弟是元江少数民族中最早的举人,“穷年力学,远近负笈相从成就者多”的乡村塾师杨斌等;还有清贫寡妇帮工贷款,供子女读书的事例。因此,白族大中专毕业生按人口比例居因远各民族之首。村民们对严格管教学生的教师也非常爱戴和崇敬。青年人参加工作,也以担任教师为荣。在外出工作的人当中,教师比例高于其他职业。因远白族热心公益事业,爱护山林水源、保护环境。他们对修桥铺路、挖沟引水、集资办学、救灾济穷等公益之事非常热心。对山林水源,他们精心保护,如被称为“因远第一泉”的红安“延庆井”,数百年修建亭子加以保护。对南岳庙的千年古柏也集资保护。因此,白族村前村后绿树成荫,清水长流。家家户户庭院中栽花种草,别具一格。

本书特色

《元江县因远镇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是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文文化教育与边疆史地研究创新基地文库。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调查设计
 第二节 因远镇概况
 第三节 因远镇各民族语言使用概述
第二章 因远镇哈尼族语言使用现状
第一节 因远镇哈尼族概况
第二节 聚居村的语言使用情况
第三节 杂居村的语言使用情况
第四节 语言使用特点
第三章 因远镇白族语言使用现状
第一节 因远镇白族概况
第二节 聚居村的语言使用情况
第三节 杂居村的语言使用情况
第四节 白族母语维持和衰退的成因
第五节 白族兼语的成因
第四章 因远镇汉族语言使用现状
第一节 因远镇汉族概况
第二节 聚居村语言使用情况
第三节 杂居村语言使用情况
第四节 语言使用特点
第五章 因远镇各民族的语言关系
第一节 语言接触
第二节 汉语对白语的影响
第三节 汉语对哈尼语的影响
第六章 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元江县因远镇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内容简介:哈尼族、白族、汉族是元江县因远镇的主要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哈尼族支系多,有白宏、豪尼、梭比、碧约和西摩洛,讲豪白和碧卡方言。白族有自己的语言白语,但不能与大理白族通话,呈独立的因远方言。汉族讲北方方言西南官话(思普话)。哈尼族、白族、汉族的母语、第二、第三语言的使用现状如何?他们的母语受哪些语言的影响?语言兼用、转用程度如何?青少年的母语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哈尼语、白语受强势语言汉语的影响,在长期的语言接触中,哈尼语、白语的本体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构词呈现了哪些特点?因远白族的全民双语是如何实现的?哈尼族的单语、双语共存的制约因素有哪些?怎样正确认识各民族的语言生活,并对未来的语言使用作出科学的判断和预测。上述问题是《元江县因远镇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所要回答的问题。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元江县因远镇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75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