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展规划与信息司
页数:全2册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12353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是继2003年启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后,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司提出的又一个重要课题。这个课题从2006年开始组织,于当年8月向国务院提交了题为《建设国家生态屏障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查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我们确定了对“人口发展功能区”的研究框架。2007年6月,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国家级综合研究成果初步形成,同年8月,向国务院提交了题为《科学界定人口发展功能区 促进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报告;同年9月,开始部署省级和区域级的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到2008年底,全国除西藏之外的省级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报告都已完成;我们安排的区域级研究,除成渝地区人口发展功能区的工作因四川地震被搁置外,京津冀人口发展功能区、长江三角洲人口发展功能区和中原城市群人口发展功能区的研究也初战告成。本书就是这些成果的汇集。
相关资料
插图:(2)在原有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扶持范围的基础上,扶持对象扩大到大中专毕业生、残疾人及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3)创业领域除国家限制的以外,只要符合相关规定的条件和标准,允许各类创业主体进入,并按照国家及自治区关于从事个体经营的有关人员实行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增加免税收年限2-3年;(4)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提高到5万;提高组织起来就业的额度到10万;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额度不超过200万;(5)创业人员全部实行免费培训。5.补偿性的教育政策(1)基础教育。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普及12年义务教育;从人口限制区和人口疏散区转移出来的农牧民子女,享受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同等政策;自愿放弃土地和草场的家庭的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除享受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同等政策外,仍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对在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方面成绩突出的学校和地区给予奖励;加强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扩大现有小学和增加新建小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新建中学。(2)中等职业教育。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国家与自治区级职业学校重点实训基地列入中央财政支持的示范性职业学院;支持职业学校与成人学校开办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开发服务等项目。(三)其他政策建议1.建立适宜的政绩考核体系,将人口发展的内容纳入政府工作考核范畴。对于人口稳定区的考核,应把增加就业岗位、吸纳人口限制区和人口疏散区转移人口的数量、稳定人口常住、扩大对迁入人口的公共服务覆盖面等纳入考核范围。而对于人口限制区和人口疏散区,应把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和加强劳动力培训、促进人口外迁、控制人口生育、减少人口规模等纳入考核范围。各级政府对于人口限制区和人口疏散区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缺口资金的转移支付,要按照人口存量的减少而逐步核减,而不能默认这些地区人口的增加。2.由政府统一协调,建立并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为国策作出贡献,党和政府应在一般的社会救助之外特别帮助这些困难家庭。应加大各部门协调力度,把计划生育的惠民政策和扶贫、教育等各项惠民政策有效衔接,切实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得到更多的优先优惠。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防止政策上的“形象工程”。3.实施人口扶助政策。包括规范与完善人口流动管理,简化程序,减少手续,取消不合理收费,降低人口流动的门槛,建立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等等,使人口流动逐渐从以政府推动为主导向社会推动为主导转变。有条件建立社会化培训体系的中心城市由社会运作和政府推动相结合,没有条件的县乡应加强政府为主导的培训能力建设。4.建立梯级公共支付的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政策。中央财政已经在考虑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完善征收办法,制定生态受益者补偿政策等措施,国家将从社会、经济领域获得资金来补偿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现实中,自治区盟市之间区域发展不平衡、盟市内部旗县之间发展不平衡,甚至旗县内部乡镇之间也有发展差异。这是内蒙古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差异巨大、资源禀赋差异巨大的客观原因所导致。而一些盟市、旗县已经具备了在本级财政范围内实现对生态建设区的生态补偿能力。应按照本区生态服务产品的影响范围,建立以中央财政为资金来源,自治区级财政为支出导向,盟市级财政为落实监督,旗县级财政为补充落实的梯级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使用政策。
本书特色
《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套装上下册)》是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序
第一篇 综论
第一章 科学界定人口发展功能区促进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一、未来人口布局面临的挑战
二、引导我国未来人口合理分布的基本思路
三、人口发展功能分区框架及政策取向
四、推进形成人口发展功能区的保障措施
第二章 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分区初步方案
一、分区基础与依据
二、分区原则、方法与方案
第三章 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分区技术导则
一、总则
二、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
三、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四、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五、物质积累基础评价
六、人类发展水平评价
七、人口发展功能分区
八、附则
第二篇 基础研究
第三篇 调查报告
第四篇 区域研究
后记
下册
分省研究
节选
《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人口发展功能区”的概念,是进入新世纪后,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我国区域布局的调整而提出的。提出这个概念的目的,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制定并实施一组既相联系叉相区别的人口发展政策体系。“人口发展功能区”就是实施这类有差别的政策体系的人口发展空间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