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秀华
页数:352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7641555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历史、实践与过程:马克思与怀特海思想的共通性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与怀特海思想的共通性为研究对象,除了引言“前提批判——马克思与怀特海的聚合”和结语“共通与殊异”外,共分为六章。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回归现实世界的哲学——现代实践哲学与过程-经验形而上学的契合;二是拯救辩证——历史-实践辩证法与过程-关系辩证法的超越;三是解构与建构——新唯物主义和新宇宙论重建的基础、原则及共同体关涉;四是对自然与生命的关切——机体思想与有机哲学的宇宙情怀;五是在场的他者——马克思与怀特海哲学的他者之维;六是理论旨趣: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张力。从而旨在阐明:马克思与怀特海批判传统主客二元论的抽象理性主义哲学和实体论形而上学,都把哲学目光投向现实世界,创造性地拯救黑格尔辩证法,凸显了历史、实践与过程的总体性思维方式,确立起有机论、整体论和关系论立场,把抽象的主体性原则转换为具体的主体性原则,基于感性活动论强调具体主体的感性活动、经验及其所建构的一切属我之内在关系对于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决定性作用,并在发展论、文明论意义上考察生命、他者、环境和共同体问题,发现历史规律与宇宙演化的数学形式,为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解以及摆脱现代性急难、构建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使他们的思想具有诸多共通性。按照在殊异中看共通又在共通中辨殊异的原则,返回到他们思想的源头,运用对比分析,一方面揭示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和超越,创立新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历史-实践辩证法,旨在改变世界、回答人类解放何以可能;另一方面阐明怀特海对莱布尼茨单子论有机宇宙观的跟随与发展,在过程-关系辩证法下建构新有机宇宙观,重建解释世界的宇宙论形而上学,仍未彻底逃脱西方哲学“主导问题”的羁绊。从而,彰显马克思较之于怀特海思想的时代性、实践性与革命性。
目录
一、生态文明的形上奠基——马克思与怀特海思想比较研究的必要性
二、共通性的多维向度——马克思与怀特海思想的比较研究之可能性
第一章 回归现实世界的哲学:现代实践哲学与过程-经验形而上学的契合
一、马克思的现代实践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
二、怀特海经验-过程实在论与经验形而上学
三、马克思与怀特海哲学的感性活动论
四、马克思与怀特海的精神实践
第二章 拯救辩证法:历史-实践的辩证法与过程-关系辩证法的
一、历险的辩证法以及拯救者被拯救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卢卡奇辩证法的重释及其与马克思辩证法的背离
三、有机总体的自然辩证法对马克思历史-实践辩证法的确证
四、总体性辩证法与马克思、怀特海的内在关系论
第三章 解构与建构:新唯物主义和新宇宙论重建的基础、原则及共同体关涉
一、马克思与怀特海哲学的现代科学基础
二、马克思与怀特海哲学的新主体性原则
三、马克思与怀特海的共同体思想
第四章 对自然与生命的关切:机体理论的文明旨趣与宇宙情怀
一、马克思与怀特海的机体思想
二、马克思与怀特海的生命观
三、马克思与怀特海哲学的情感之维
四、怀特海有机哲学的母性特征
第五章 在场的他者:马克思与怀特海哲学的他者之维
一、马克思与怀特海存在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上的他者在场
二、马克思与怀特海正义观的他者向度
第六章 理论旨趣的差别: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张力
一、成物成己之辨——马克思对黑格尔实体双重化运动的批判性改造
二、形而上学的重建——怀特海对莱布尼茨有机宇宙论的继承与发展
结语 共通与殊异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