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穆晓霞
页数:207页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651005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本书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旨在研究与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双师队伍建设,管理法治化的创新道路。《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既是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探索,又是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凝练,其成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创新性,实践性。
目录
第一章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的探索与创新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特征——高等性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职业性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特征——技术性
四、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征——应用性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制约关系
二、社会制度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制约关系
三、文化传统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制约关系
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哲学基础
第二章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
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内涵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
五、工学结合人才培训模式的长效机制
六、工学结合佬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
一、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类型
二、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
三、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启示
第三章 高职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创新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概念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内涵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特征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概念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特征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开发
第四章 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构的探索与创新
第一节 “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解读
一、“双师型”职教师资提出的背景分析
二、“双师型”职教师资建设的政策沿革
三、“双师型”职教师资内涵的多方解读
四、“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的概念界定
五、“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的基本素质
第二节 “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透视
一、“双师型”高职教师来源渠道的问题
二、“双师型”高职教师培养培训的问题
三、“双师型”高职教师管理体制的问题
四、“双师型”高职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
第三节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构建“双师素质”教师资格的认证机制
二、构建“双师素质”教师的评审机制
三、构建“双师素质”教师的继续教育机制
第四节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比较
二、法制化的高职教育师资继续教育体系
三、合理化的高职教育师资专兼结合结构
四、制度化的高职教育师资考核激励机制
第五章 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法制化的探索与创新
第一节 高职院校依法治校的科学含义
一、依法治校的基本概念
二、依法治校的主要含义
第二节 高职院校依法治校的基本条件
一、改革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二、转变教育行政管理职能
三、建立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四、规范教育行政执法行为
五、提高师生员工法律素质
第三节 高职院校依法治校的主要任务
一、依法规范学校管理制度
二、依法推进学校民主建设
_二、依法维护学校合法利益
四、依法维护教师合法利益
四、依法治校是高校处理法律纠纷的法律手段
五、依法治校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五节 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互动关系
一、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的互动关系
二、“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的互动关系
三、“以德治校”是落实“依法治校”的现实基础
第六章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互动发展的探索与创新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社会发展的贡献研究
一、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将承担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的教育职能
二、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将承担大量下岗工人转岗就业的培训职能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一、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将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二、在推进高薪技术应用中,将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服务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教育发展的贡献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改革开放30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培训,产业结构调整中大量下岗丁人转岗培训和高新技术应用中大量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应用型人才培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课程体系与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技术严重不适应,培养方案与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严重不适应,教学模式与学生的条件、需求、个性严重不适应等问题,这些已经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为此,本书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研究与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双师型”队伍建设、管理法治化的创新道路等问题。
第一章主要内容为高等职业教育现代理念的创新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由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复合而成的概念体系。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性、职业性、技术性和应用性等基本特征。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反映了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生产建设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验概括,而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过程,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区域社会经济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第二章主要内容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根据教育目标共同确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并在实践中形成的定型化范式。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大的教育空间和更好的教育环境,也将为高等职业院校赢得更为广阔的教育市场和发展空间。坚持_T学结合培养模式,既是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形成鲜明特色和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石。
第三章主要内容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创新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是指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及学生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的总体规划。
节选
《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旨在研究与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双师队伍建设,管理法治化的创新道路。《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既是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探索,又是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凝练,其成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创新性,实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