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猪病学-第三版

封面

作者:宣长和

页数:1037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81117697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文字1790千字,图片968幅。共9篇,第一篇总论系统地介绍了疾病的概念、病因学、发病学、诊断方法、疾病治疗与预防的控制策略。第二篇传染病,首先介绍了传染病基本特征、流行过程三个基本环节以及猪传染病诊断、治疗、防疫措施及种群净化和疫病根除。然后以病毒、细菌、真菌、衣原体与螺旋体进行分类,并分别概述了各类病原形态、结构、化学特点的基础上,去认识病毒、细茵等微生物的生命体如何在宿主体内外生长繁殖、抵抗力、致病性、免疫性等特性及致病于动物机体的奥秘,同时对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共同规律作了概述。便于续者由浅入深的理解、掌握、运用各种传染病防治等技术措施,从而提高诊治水平,其中病毒性传染病28种、细菌性传染病34种。第三篇寄生虫病介绍了寄生虫与宿主、寄生虫感染宿主的途径及对宿主机体的影响、流行病学和地理分布、寄生虫的命名和分类、诊断和综合防治措施,寄生虫病1 9种。第四篇内科病分别介绍了消化器官疾病1 1种、口乎吸器官疾病20种、泌尿器官疾病8种、心血管系统疾病6种、神经系统疾病5种、营养代谢病1 5种、中毒性疾病13种,每大类疾病均从生理解剖学方面阐述其发病机制,为诊治提供理论基础。第五篇介绍了外科手术方法及常见外科病。第六篇繁殖类疾病,介绍了生殖器官解剖及生理和常见繁殖类疾病。第七篇概述了猪病综合征在我国发生、流行、危害、控制的基本措施,然后介绍猪腹泻(下痢)、猪呼吸道疾病、猪繁殖障碍、猪免疫障碍、猪高热、母猪无乳、猪应激综合征等的鉴别诊断、防治综合措施。第八篇介绍病理学基础知识与术语、尸体剖检技术、尸体检查以及如何利用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提高剖检工作的质量做好鉴别诊断。第九篇药物学首先概述了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与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和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然后较详尽分别阐述了磺胺药、苄氨嘧啶类、喹诺酮类、喹啉类、抗真菌类等抗微生物药和防腐消毒药及其合理应用;对作用于血液循环、呼吸、消化、生殖、神经系统药,解热镇痛抗炎,中枢神经兴奋药和抑制药以及解毒药应用亦作了全面叙述;介绍常用药百十种,并含药物的配伍禁忌。

作者简介

宣长和,中国共产党党员。1958年东北农业大学兽医专业毕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授,在教学、科研、生产中,取得了多项教学、科研成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先后四次获黑龙江农垦总局先进科技工作者;1989年荣获全国农垦系统先进教师;1996年荣获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8年荣获全国农垦教育系统先进教师;1999年荣获黑龙江垦区优秀专家。从教四十年为国家培养大批畜牧兽医人才遍布国内外;同时在科研上从事了猪病的临床流行病学与病理学诊断和防治技术的研究;为农垦事业的建设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
《兽医病理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研究》2001年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特急性型猪丹毒病理形态学诊断与防治技术的研究》1992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理形态学研究》1992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四等奖。《畜禽缺硒病的病理形态学诊断和防治技术的系列研究》1993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四等奖。九五国家科委《年产30万头肉猪产、加、销配套体系的研究》课题,所建立的“猪防病灭病技服务体系研究(课题编号HKK90-0701)”2001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马春全,男,博士,教授。1962年10月生,1983年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兽医专业并留校任教,1986年考取东北农学院兽医系(硕士研究生,1989年毕业,获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基础兽医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曾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副书记。现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学院动物医学系主任,中国动物病理学分会常务理事,动物病理中南区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微生态分会理事,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科技厅H1N1流感防控专家组成员,佛山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广东省高等院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动物病理学和兽医信息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畜牧兽医学报、中国预防兽医学报、中国兽医杂志以及中国兽医科技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猪病概论
 第一节 猪病概念
 第二节 病因学
 第三节 疾病的分类
 第四节 发病学
 第五节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第二章 猪病诊断
 第一节 流行病学诊断
 第二节 临床诊断
 第三节 病理诊断
 第四节 实验室诊断
 第五节 诊断的建立
第三章 猪病治疗
  第一节 治疗基本原则:
 第二节 药物选择和疗程
 第三节 按疗程用药
 第四节 治疗方法
第四章 免疫预防
  概述
 第一节 疫(菌)苗的概念及种类
 第二节 疫苗的保存与运输和管理
 第三节 免疫接种操作技术规范
 第四节 猪免疫注射的禁忌事项
 第五节 疫苗接种后的监测与评价
 第六节 免疫失败的原因和防制对策
 第七节 免疫预防程序的制定
 第八节 常用疫苗简介
第五章 猪病的预防策略——猪病生物安全控制体系的建立
第二篇 传染病
第一章 传染病总论
第一节 猪传染病特性
第二节 猪传染病流行病学
第三节 猪传染病诊断
第四节 猪传染病治疗
 ……
第三篇 寄生虫病
第四篇 内科病
第五篇 外科手术及外科病
第六篇 繁殖类疾病
第七篇 猪病综合症
第八篇 病理学
第九篇 药物学
附录 猪病混合感染的临床应对
参考文献

节选

《猪病学(第3版)》文字1790千字,图片968幅。共9篇,第一篇总论系统地介绍了疾病的概念、病因学、发病学、诊断方法、疾病治疗与预防的控制策略。第二篇传染病,首先介绍了传染病基本特征、流行过程三个基本环节以及猪传染病诊断、治疗、防疫措施及种群净化和疫病根除。然后以病毒、细菌、真菌、衣原体与螺旋体进行分类,并分别概述了各类病原形态、结构、化学特点的基础上,去认识病毒、细茵等微生物的生命体如何在宿主体内外生长繁殖、抵抗力、致病性、免疫性等特性及致病于动物机体的奥秘,同时对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共同规律作了概述。便于续者由浅入深的理解、掌握、运用各种传染病防治等技术措施,从而提高诊治水平,其中病毒性传染病28种、细菌性传染病34种。第三篇寄生虫病介绍了寄生虫与宿主、寄生虫感染宿主的途径及对宿主机体的影响、流行病学和地理分布、寄生虫的命名和分类、诊断和综合防治措施,寄生虫病1 9种。第四篇内科病分别介绍了消化器官疾病1 1种、口乎吸器官疾病20种、泌尿器官疾病8种、心血管系统疾病6种、神经系统疾病5种、营养代谢病1 5种、中毒性疾病13种,每大类疾病均从生理解剖学方面阐述其发病机制,为诊治提供理论基础。第五篇介绍了外科手术方法及常见外科病。第六篇繁殖类疾病,介绍了生殖器官解剖及生理和常见繁殖类疾病。第七篇概述了猪病综合征在我国发生、流行、危害、控制的基本措施,然后介绍猪腹泻(下痢)、猪呼吸道疾病、猪繁殖障碍、猪免疫障碍、猪高热、母猪无乳、猪应激综合征等的鉴别诊断、防治综合措施。第八篇介绍病理学基础知识与术语、尸体剖检技术、尸体检查以及如何利用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提高剖检工作的质量做好鉴别诊断。第九篇药物学首先概述了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与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和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然后较详尽分别阐述了磺胺药、苄氨嘧啶类、喹诺酮类、喹啉类、抗真菌类等抗微生物药和防腐消毒药及其合理应用;对作用于血液循环、呼吸、消化、生殖、神经系统药,解热镇痛抗炎,中枢神经兴奋药和抑制药以及解毒药应用亦作了全面叙述;介绍常用药百十种,并含药物的配伍禁忌。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猪病学-第三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68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