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林,朱文珍 著
页数:49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11736985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中华影像鉴别诊断学——神经分册(配增值)
内容简介
中华影像鉴别诊断学丛书?中华临床影像征象库分为9个分册/子库:神经分册/分库,头颈分册/分库,胸部分册/分库,心血管分册/分库,消化分册/分库,泌尿生殖分册/分库,骨肌分册/分库,乳腺分册/分库,儿科 分册/分库。内容将基于国内大型三级医院权威专家的临床实战经验,跟踪相关领域国内、国际最新进展,关切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培养和临床研究生的核心需求。纸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定义、病理基础、征象描述、相关疾病、疾病鉴别。每种征象附有诊断流程图、分析思路和误判防范等。临床影像征象库与纸质书的内容彼此呼应、关联,针对每种征象汇集相关疾病的临床病例和专家解读,完美体现科技图书出版的纸数融合。
作者简介
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放射专业青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全军放射专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放射专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理事等职。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专家组委员。
本书特色
本书整体分为两大板块,神经系统疾病概论与主要症状体征,以及大脑各解剖部位所对应的常见病变和典型征象。对每种需要掌握的影像学表现的分析思路、鉴别诊断要点都做了精准到位的分析。全书共18章,全面覆盖了神经系统医学院校学生、低年资医生需要掌握的重点疾病及相应的影像学异常表现。有较强的实用性、学术性和 性。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编写思路 / 1
第二节 神经系统病理生理特点 / 1
一、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 / 1
二、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 / 4
第三节 神经系统疾病共性规律 / 6
一、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 / 6
二、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表现及常见变异 / 9
三、 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征象 / 11
第二章 临床常见症状与体征/ 15
第一节 头痛 / 15
一、 定义及概述 / 15
二、 临床表现与诊断检查 / 15
三、 影像学在继发性头痛中的应用 / 16
第二节 眩晕 / 17
一、 定义及概述 / 17
二、 临床表现与诊断检查 / 17
三、 影像学在中枢性眩晕中的应用 / 19
四、 影像学在周围性眩晕中的应用 / 19
第三节 意识障碍 / 20
一、 定义及概述 / 20
二、 临床表现及诊断检查 / 20
三、 影像学在昏迷中的病因诊断的应用 / 21
第三章 大脑半球病变/ 24
第一节 灰质病变 / 24
一、 局灶性病变 / 24
二、 弥漫性病变 / 35
第二节 白质病变 / 52
一、 局灶性病变 / 52
二、 弥漫性病变 / 78
第三节 灰白质交界区病变 / 97
一、 环形强化征 / 97
二、 鸡冠花征 / 99
三、 囊 头节征 / 101
四、 隧道征 / 102
五、 子母环征 / 104
六、 日光带征 / 105
第四章 基底节区病变/ 109
第一节 单侧病变 / 109
一、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109
二、 无占位效应的病变 / 114
三、 负占位效应的病变 / 119
四、 特殊征象 / 120
第二节 双侧病变 / 134
一、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134
二、 无占位效应的病变 / 140
三、 负占位效应的病变 / 145
四、 特殊征象 / 146
第五章 丘脑病变/ 152
第一节 单侧病变 / 152
一、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152
二、 无占位效应的病变 / 155
三、 负占位效应的病变 / 157
第二节 双侧病变 / 159
一、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159
二、 无占位效应的病变 / 168
三、 负占位效应的病变 / 177
四、 特殊征象 / 180
第六章 下丘脑病变/ 184
一、 实性病变 / 184
二、 囊性病变 / 191
三、 特殊征象 / 196
第七章 松果体区病变/ 198
一、 实性病变 / 198
二、 囊性病变 / 204
三、 特殊征象 / 208
第八章 脑干病变/ 212
第一节 中脑病变 / 212
一、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212
二、 无占位效应的病变 / 214
三、 负占位效应的病变 / 215
四、 特殊征象 / 217
第二节 脑桥及桥臂病变 / 219
一、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219
二、 无占位效应的病变 / 223
三、 负占位效应的病变 / 226
四、 特殊征象 / 229
第三节 延髓病变 / 232
一、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232
二、 无占位效应的病变 / 234
三、 负占位效应的病变 / 238
第九章 小脑半球病变/ 240
第一节 皮层病变 / 240
一、 弥漫性病变 / 240
二、 局灶性病变 / 243
三、 特殊征象 / 247
第二节 白质病变 / 251
一、 弥漫性病变 / 251
二、 局灶性病变 / 254
三、 特殊征象 / 260
第三节 小脑蚓部病变 / 261
一、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261
二、 负占位效应的病变 / 264
三、 小脑蚓部缺如 / 264
第十章 脑室系统病变/ 268
第一节 侧脑室病变 / 268
第二节 第三脑室病变 / 274
第三节 中脑导水管病变 / 280
第四节 第四脑室病变 / 281
第五节 脑室内弥漫性病变 / 291
第六节 室管膜下病变 / 296
第七节 脑室扩大 / 297
第十一章 颅内血管病变/ 303
第一节 动脉血管病变相关征象 / 303
一、 血管高密度征 / 303
二、 磁敏感血管征 / 304
三、 岛带征 / 305
四、 错配征 / 307
五、 T2FLAIR 弥散错配征 / 308
六、 灰白质模糊征 / 310
七、 常春藤征 / 311
八、 三区域征 / 314
九、 串珠样改变 / 315
第二节 静脉血管病变相关征象 / 317
一、 FLAIR 血管高信号征 / 317
二、 空三角征 / 318
三、 海蛇头征 / 319
四、 爆米花征 / 320
五、 开花征 / 321
第十二章 鞍区及鞍上病变/ 324
第一节 鞍区病变 / 324
一、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324
二、 无占位效应的病变 / 329
三、 雪人征 / 332
第二节 鞍上病变 / 333
一、 鞍上实性病变 / 333
二、 鞍上囊性病变 / 337
第十三章 海绵窦区病变/ 344
第一节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344
第二节 无占位效应的病变 / 351
第三节 阴阳征 / 355
第十四章 桥小脑角区病变/ 359
第一节 实性病变 / 359
第二节 囊性病变 / 366
第三节 特殊征象 / 372
第十五章 颈静脉孔区病变/ 374
第一节 实性病变 / 374
第二节 囊性病变 / 379
第三节 特殊征象 / 383
一、 胡椒盐征 / 383
二、 哑铃征 / 385
三、 阴阳征 / 388
第十六章 脑膜病变/ 391
第一节 硬脑膜病变 / 391
一、 局灶性病变 / 391
二、 弥漫性病变 / 395
三、 脑膜尾征 / 399
第二节 蛛网膜下腔病变 / 400
一、 局灶性病变 / 400
二、 弥漫性病变 / 403
第三节 软脑膜病变 / 405
第十七章 颅骨病变/ 411
第一节 局限性病变 / 411
第二节 弥漫性病变 / 416
第十八章 脊柱与脊髓病变/ 421
第一节 髓内病变 / 421
一、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421
二、 无占位效应的病变 / 428
三、 负占位效应的病变 / 433
四、 特殊征象 / 437
第二节 髓外硬膜下病变 / 441
一、 局灶性病变 / 441
二、 弥漫性病变 / 447
三、 特殊征象 / 452
第三节 硬膜外病变 / 454
一、 局灶性病变 / 454
二、 弥漫性病变 / 458
三、 特殊征象 / 463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473
登录中华临床影像征象库步骤/ 475
第一节 编写思路 / 1
第二节 神经系统病理生理特点 / 1
一、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 / 1
二、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 / 4
第三节 神经系统疾病共性规律 / 6
一、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 / 6
二、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表现及常见变异 / 9
三、 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征象 / 11
第二章 临床常见症状与体征/ 15
第一节 头痛 / 15
一、 定义及概述 / 15
二、 临床表现与诊断检查 / 15
三、 影像学在继发性头痛中的应用 / 16
第二节 眩晕 / 17
一、 定义及概述 / 17
二、 临床表现与诊断检查 / 17
三、 影像学在中枢性眩晕中的应用 / 19
四、 影像学在周围性眩晕中的应用 / 19
第三节 意识障碍 / 20
一、 定义及概述 / 20
二、 临床表现及诊断检查 / 20
三、 影像学在昏迷中的病因诊断的应用 / 21
第三章 大脑半球病变/ 24
第一节 灰质病变 / 24
一、 局灶性病变 / 24
二、 弥漫性病变 / 35
第二节 白质病变 / 52
一、 局灶性病变 / 52
二、 弥漫性病变 / 78
第三节 灰白质交界区病变 / 97
一、 环形强化征 / 97
二、 鸡冠花征 / 99
三、 囊 头节征 / 101
四、 隧道征 / 102
五、 子母环征 / 104
六、 日光带征 / 105
第四章 基底节区病变/ 109
第一节 单侧病变 / 109
一、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109
二、 无占位效应的病变 / 114
三、 负占位效应的病变 / 119
四、 特殊征象 / 120
第二节 双侧病变 / 134
一、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134
二、 无占位效应的病变 / 140
三、 负占位效应的病变 / 145
四、 特殊征象 / 146
第五章 丘脑病变/ 152
第一节 单侧病变 / 152
一、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152
二、 无占位效应的病变 / 155
三、 负占位效应的病变 / 157
第二节 双侧病变 / 159
一、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159
二、 无占位效应的病变 / 168
三、 负占位效应的病变 / 177
四、 特殊征象 / 180
第六章 下丘脑病变/ 184
一、 实性病变 / 184
二、 囊性病变 / 191
三、 特殊征象 / 196
第七章 松果体区病变/ 198
一、 实性病变 / 198
二、 囊性病变 / 204
三、 特殊征象 / 208
第八章 脑干病变/ 212
第一节 中脑病变 / 212
一、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212
二、 无占位效应的病变 / 214
三、 负占位效应的病变 / 215
四、 特殊征象 / 217
第二节 脑桥及桥臂病变 / 219
一、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219
二、 无占位效应的病变 / 223
三、 负占位效应的病变 / 226
四、 特殊征象 / 229
第三节 延髓病变 / 232
一、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232
二、 无占位效应的病变 / 234
三、 负占位效应的病变 / 238
第九章 小脑半球病变/ 240
第一节 皮层病变 / 240
一、 弥漫性病变 / 240
二、 局灶性病变 / 243
三、 特殊征象 / 247
第二节 白质病变 / 251
一、 弥漫性病变 / 251
二、 局灶性病变 / 254
三、 特殊征象 / 260
第三节 小脑蚓部病变 / 261
一、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261
二、 负占位效应的病变 / 264
三、 小脑蚓部缺如 / 264
第十章 脑室系统病变/ 268
第一节 侧脑室病变 / 268
第二节 第三脑室病变 / 274
第三节 中脑导水管病变 / 280
第四节 第四脑室病变 / 281
第五节 脑室内弥漫性病变 / 291
第六节 室管膜下病变 / 296
第七节 脑室扩大 / 297
第十一章 颅内血管病变/ 303
第一节 动脉血管病变相关征象 / 303
一、 血管高密度征 / 303
二、 磁敏感血管征 / 304
三、 岛带征 / 305
四、 错配征 / 307
五、 T2FLAIR 弥散错配征 / 308
六、 灰白质模糊征 / 310
七、 常春藤征 / 311
八、 三区域征 / 314
九、 串珠样改变 / 315
第二节 静脉血管病变相关征象 / 317
一、 FLAIR 血管高信号征 / 317
二、 空三角征 / 318
三、 海蛇头征 / 319
四、 爆米花征 / 320
五、 开花征 / 321
第十二章 鞍区及鞍上病变/ 324
第一节 鞍区病变 / 324
一、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324
二、 无占位效应的病变 / 329
三、 雪人征 / 332
第二节 鞍上病变 / 333
一、 鞍上实性病变 / 333
二、 鞍上囊性病变 / 337
第十三章 海绵窦区病变/ 344
第一节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344
第二节 无占位效应的病变 / 351
第三节 阴阳征 / 355
第十四章 桥小脑角区病变/ 359
第一节 实性病变 / 359
第二节 囊性病变 / 366
第三节 特殊征象 / 372
第十五章 颈静脉孔区病变/ 374
第一节 实性病变 / 374
第二节 囊性病变 / 379
第三节 特殊征象 / 383
一、 胡椒盐征 / 383
二、 哑铃征 / 385
三、 阴阳征 / 388
第十六章 脑膜病变/ 391
第一节 硬脑膜病变 / 391
一、 局灶性病变 / 391
二、 弥漫性病变 / 395
三、 脑膜尾征 / 399
第二节 蛛网膜下腔病变 / 400
一、 局灶性病变 / 400
二、 弥漫性病变 / 403
第三节 软脑膜病变 / 405
第十七章 颅骨病变/ 411
第一节 局限性病变 / 411
第二节 弥漫性病变 / 416
第十八章 脊柱与脊髓病变/ 421
第一节 髓内病变 / 421
一、 有占位效应的病变 / 421
二、 无占位效应的病变 / 428
三、 负占位效应的病变 / 433
四、 特殊征象 / 437
第二节 髓外硬膜下病变 / 441
一、 局灶性病变 / 441
二、 弥漫性病变 / 447
三、 特殊征象 / 452
第三节 硬膜外病变 / 454
一、 局灶性病变 / 454
二、 弥漫性病变 / 458
三、 特殊征象 / 463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473
登录中华临床影像征象库步骤/ 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