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泽文著记
页数:406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2080910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这是史无前例的十年。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在这十年间得到了空前的光大和绽放。在这十年里,这个国家及其人民都在经历着成长和变化,其中既有轰轰烈烈、彪炳史册的大事件,又有波澜不惊、平淡从容的琐碎事。本书记录的就是21世纪前十年间,中国及其人民在追求“光荣与梦想”、“崛起与复兴”过程中的大事件、大人物与琐碎事、平凡人。
中国正在坚定不移地走上崛起之路,迈向伟大的民族复兴,而所有宏大的历史主题,最终都会归结为个人的细微命运。一个国家再伟大的成就,终究要落实到老百姓的具体生活中,历史的评价标准都在于人民是否从中趋利避害,以达到求仁求德求爱求福之目的。
一个国家既要有系万民于一身的勇气,也要有“一人不安,举国难欢”的担当。历史会公正地记录每一代人走过的足迹,也会忠实地把发展的课题留给后来者。所谓以史为鉴,而历史就在人们希望的地方立足等待……
作者简介
马泽文,媒体从业者,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商务系贸易与经济专业毕业。在财经、历史、传媒方面颇有涉猎,并有多篇相关文章发表。曾供职于陕西电视台,现供职于北京电视台。即将出版新作《理想国与未来梦–决定我们发展趋势和未来变革的一般原理及潜藏力量》。
相关资料
革命党倾覆满清,目的所在,欲使中国为世界最强之国,最富之国,又政治最良之国。
——孙中山在辛亥革舟时提出的“中国梦”
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干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提出的“中国梦”
我看到了中国自汉唐以来所没有的一个盛世。
——2005年台湾作家李敖在失陆的一次演讲中所言
经过200多年的战争与动荡岁月,中国目前正处于200年来前景最灿烂的时期,中华民族正在同未来约会。
——2007年1月美国《时代周刊》撰文
这三十年来的中国经过摸索,已经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甚至人类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制度和模式。
——华人经济学家张五常在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一次论坛上所言
新旧中国的变化看起来就像一部科幻小说……60年里,中国人已经实现了毛泽东那一辈人的梦想,即让中国重新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力量之一。
——2008平10月《纽约时报》前总编辑西默·托平所言
这个十年行将结束之际,一个不那么危险、不那么耸人听闻,却在长远看来重要得多的事件就是中国的崛起……中国已经从第三世界国家崛起为地球上第二大重要国家。
——2009年11月美国《新闻周刊》评论
对中国及其13亿国民来说,过去十年是曾经自豪的中国在经历多年的直服和屈辱后终于再站起来的十年……在经历十年空前成功和增长后,这个国家洋溢着自信。
——2009年12月爱尔兰《星期日商业邮报》评论
作者基于新闻实践与思考,并不满足于对当下中国社会的实录,而是用独到眼光审视与剥离,穿过表象走进深处,探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富有创意地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为人们研究当下中国的经济社会提供了有效信息。
——中国电视受众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电视台高级记者 于聚义
过去的十年既是民族强盛、光荣绽放的十年,也是危机丛生、备受考验的十年。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充满机会和梦想的时代,《中国的光荣与梦想》正当其时。阅读这本书时,我们既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也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中国经营报》记者 丁玉萍
本书内容巨细乇遗,宏大而细微地记录了这十年间中国在追求“光荣与梦想”、“崛起与复兴”过程中的大事件与大人物以及琐碎事和平凡人,堪称21世纪前十年间中国经济社会的百科全书。
——《中国体育报》记者 部国华
细节往往蕴藏着最真实的力量。本书大处着眼,小处着笔,书写这十年间中国的社会万象,勾画出了这十年间中国经济社会的立体画卷,清晰地再现了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革的脉络。
——北京电视台记者 刘虎
十年改变了我们,也改变了这个国家和社会。从这本书中可以考察出我们这个国家和仕会的演绎及变迁,并且能从历史的趋势中看到自己的未来及国家的命运与前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辛苑薇
美国著名记者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国社会实录》曾-在中国引起过热烈反响,尤其是影响了许多新闻媒体人。一直以来,我们都希望看到一本中国版的“光荣与梦想”,如今,这本《中国的光荣与梦想》终于诞生了。这是一本有中国特色的“:七荣与梦想”,无意与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作比较,但这本书的确写出了这十年来中国的真实变化和真切情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本书。
——新华社记者 孟永民
“光荣与梦想”是每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都在寻找的内心支撑。在大时代滚滚向前的洪流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精神层面的关照和鼓舞。在《中国的光荣与梦想》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找到曾经的那些精神力量,会明白我们为何而出发以及在这些精神力.量光芒的探照下看清未来的方向。
——中央电视台记者 赵梓汐
我们只有从过去的迷失中吸取教训,不断反思,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和不断改进。而本书为我们每个关心这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人提供一个回顾和反思的机会。
——《中国青年报》记者 辛明
130亿年前,宇宙中的第一颗恒星才刚刚诞生。而将130亿年平摊给13亿中国人,正好是十年,十年忘不了的人,十年更有说不完的事。此书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巨细无遗又深入浅出地展现了十年来,大中国的小与小国民的大。所述所思,至真至诚..每个中国人,都是这本书的主角。
——《新京报》记者 孙旭阳
十年中国,使媒体从没有像今天这般自由和自信;而十年媒体,则使中国变得越来越法治和民主。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主旋律的集合,更是一段中国历史,尤其是媒体与国家互动进步的备忘录。
——《华商报》记者 崔永利
本书特色
本书某种程度上是中国的一部断代史,场景宏大,又描写细腻,勾画了从1999-2009年这十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作者对这十年间中国所经历的每一件大事都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叙述;同时,对这十年间发生在中国以及与中国有关联的方方面面都给予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它将历史视作活生生的个体,而非毫无头绪的事件的集合体,用最微小的细节与最宏大的事件间的对比来增强历史的“厚实感”。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中国的光荣与梦想
目录
谁在下地狱 谁在上天堂
地球上第二大重要国家
引论
第一章 追梦
第一节 美国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
最后的帝国
第二节 追梦中国
百年中国梦
梦想照进现实
第二章 共和
第一节 和与共和
中国“和”文化辨析
第二节 走向一统
跨越60年的握手
和平统一的曙光
第三节 倒行逆施
圣城阴霾
疆城烽火
第三章 复苏
第一节 柳暗花明
普天同庆
我向总理说实话
中国的根本问题
五千年来从未这么好过
第二节 蒸蒸日上
我们的休假年代
wto时代的幸福生活
中国列车稳健提速
第四章 制衡
第一节 东成西就
高峡出平湖
神奇的天路
东成西就
第二节 谋篇布局
重振“东方鲁尔”
中原定天下安
谋篇布局
第五章 突破
第一节 跨越时空
飞离摇篮的中国人
亘古未有的大变局
一个民族关于速度的记忆
第二节 扶摇直上
大国崛起需要怎样的股市
30年转折大调整
下篇
第六章 寻乐
第一节 艺海浮沉
“大片”景象
艺海悲歌
第二节 平民造星
选秀造就的庶民胜利
“恶搞”带来的快感
草根娱乐文化的兴起
第三节 全民找乐
我们是怎样的一代人
穷人很苦富人很烦
第七章 法为
第一节 制度之恶
被收容者之死
冤案是如何诞生的
第二节 制度之惑
疯狂的“拆迁运动”
“猫与鼠”的暴力游戏
法治的光芒
第八章 生民
第一节 三大痛殇
世纪初的大瘟疫
汶川大地震
让生命之光愈发鲜亮
第二节 农民工、矿工、奴工
城市“边缘人”
卑微的伟大
被击穿的文明底线
第三节 “三座大山”
病不起的天价医药
为学费绝望的人
从“精英分子”到“普通劳动者”
安得广厦千万间
第四节 为民立命
“治理时代”的先声
为民生鼓与呼
第九章 迷失
第一节 生态之危
强本节 用
立德立信1
第二节 精神之失
误入歧途的人们
个人恐怖主义
痛不自生
第十章 创造
第一节 中国创造
科学与和谐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复兴”、“启蒙”抑或“新人文运动”
第二节 和平崛起
崛起不是为了复仇
60年复兴之路
后记 下一个十年:责任与自由
中国的责任
“集体中国”与“公民中国”
各章节进一步阅读、参考与摘引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