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2010-当代心脏病学新进展

封面

作者:林曙光

页数:891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0913638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心脏病学新进展”系列丛书之一,内容涵盖心血管病学的多个范畴,包括新进展,预防与康复,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与心肌病,心力衰竭,性别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影像学,生物标志物和危险评估,瓣膜疾病,精神心理和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大动脉、周围血管疾病与肺动脉高压,学科交叉等15篇,介绍了当代心血管病学最新进展。本书内容求新,但不脱离实际,临床实用性和指导性强,对提高心血管科医师的临床诊疗水平有很大帮助。

相关资料

插图:此外,血压升高作为心血管病的一个标志,常与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肥胖和吸烟等多项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导致心血管病,这些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病有叠加作用。相关的基础研究、新药研发以及多项里程碑式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了心血管病事件链这一概念,心血管事件链起始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吸烟等危险因素,通过促进氧化应激,引起内皮功能失调,从而引发一系列事件。已有的证据表明,这些过程发生的时间远远要比以往认为的要早得多,而且导致病变进展的众多事件相互交织在一起。三、整体治疗病人的全部心血管危险将血压升高作为高血压病的一个标志、视高血压病为一个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根据HWG提出的这种以心血管危险为根据的思路,按JNC7分类属高血压前期的病人,要重新分类为正常或高血压病1期。在治疗方面,降压虽很重要,纠正其他危险因素亦同样重要,因为首要目标是预防心血管事件。此外,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血压升高)不只是始作俑者,也是心血管疾病进程的始终存在且连续增加危险的致病成分。因此,临床实践中应查出这一渐进过程中处于每一阶段的患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和心血管疾病情况,并予以治疗。长期以来,高血压指南仅仅关注血压的数值,并将其作为唯一的或主要的变量以决定是否需要治疗和治疗的方法。在2003年公布的JNC7指南中这种观点仍得以延续。JNC7不倡导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仅根据血压水平指导治疗。但这种按阈值进行高血压分级的系统,所识别出的患者心血管危险相差悬殊,某些具体患者的临床危险可能高估或低估。在这些情况下,依据患者的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伤情况,可以更准确地用于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分层。但2003年和2007年ESH-ESC高血压指南强调对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应根据总体危险因素。这一观点的根据是仅有一小部分患者为单纯高血压患者,而绝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有多种其他的危险因素,而且血压升高的严重程度和糖脂代谢有一定的相关性。当这些危险因素并存时,血压和代谢性危险因素互相促进,导致总体的危险高于单个危险因素的总和。高危人群开始降压治疗的阈值和目标以及治疗的策略应当与低危人群有所不同。为硬高血压治疗的价效比达到最大,降压的强度应当根据总体心血管危险分出级别。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院(NHLBI)指南制定组其实对高血压患者并存多重危险因素的问题非常

本书特色

《当代心脏病学新进展2010》是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篇 新进展
第二篇 预防与康复
第三篇 高血压病
第四篇 冠心病
第五篇 心律失常
第六篇 先天性心脏病与心肌病
第七篇 心力衰竭
第八篇 性别与心血管疾病
第九篇 心血管影像学
第十篇 生物标志物和危险评估
第十一篇 瓣膜疾病
第十二篇 精神心理和心血管疾病
第十三篇 药物治疗
第十四篇 大动脉、周围血管疾病与肺动脉高压
第十五篇 学科交叉

节选

《当代心脏病学新进展2010》是“当代心脏病学新进展”系列丛书之一,内容涵盖心血管病学的多个范畴,包括新进展,预防与康复,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与心肌病,心力衰竭,性别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影像学,生物标志物和危险评估,瓣膜疾病,精神心理和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大动脉、周围血管疾病与肺动脉高压,学科交叉等15篇,介绍了当代心血管病学最新进展。《当代心脏病学新进展2010》内容求新,但不脱离实际,临床实用性和指导性强,对提高心血管科医师的临床诊疗水平有很大帮助。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2010-当代心脏病学新进展》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65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