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养生堂05-图解拔病排毒一身轻

封面

作者:张中祺

页数:271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463242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特别收录
  拔罐疗法源于古代角罐法,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包括药罐法、针罐法、刺络罐法、艾灸罐法等13种罐法,摇罐、转罐、走罐、闪罐等多种操作手法的综合疗法,医治范围也扩大到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美容科的多种疾病。拔罐疗法通过作用于经络和穴位,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节脏腑、消肿止痛、消炎拔脓的效果。
  拔罐疗法不仅操作起来简单方便,疗效相比打针吃药一点也不差,并且也没有药物的副作用,更没有动手术的痛苦,还能帮患者省下一笔不菲的医药费。所以拔罐疗法在民间极为盛行,老百姓都用拔罐疗法来治病防病,各种罐具几乎家家第一。本书将告诉您拔罐的理论基础、准备事项、操作方法和救急方案等,为您的健康加一份油!
  拔罐疗法是一种方法简便、安全有效的自然疗法,几千年来一直在民间盛行不衰。拔罐疗法的理论基础源于人体经络学说,而后者又源于千百年来中医养生智慧的精华——《黄帝内经》。人体经络外连四肢百骸,内连五脏六腑,适当刺激就能自身调节身体机能。而拔罐正是对穴位和经络的刺激,进而调节脏腑功能,祛病养生。可以说,学会拔罐就是走上健康长寿的捷径。拔罐不需要丰富的穴位知识,也不用取穴十分精确,只要哪痛拔哪就能治好病。
  本书从人体经络论及拔罐的理论基础,从拔罐的历史发展论及拔罐的实践步骤,最后一一介绍63种常见疾病的拔罐疗法。写实清晰的穴位图片配合详细通俗的操作步骤,构成简明易懂的图解,让您一学就会,准确操作。另内附精美的人体全身穴位图、精确的取穴技巧图,帮助读者准确取穴、提高疗效。愿本书为您省下金钱,带来欢乐和健康。
  高血压 膀胱经上走罐,把高血压杀在初期
  颈椎病 针刺穴位后闪罐,筋骨里没有毒了
  白内障 刮出痧块后拔罐,再也不是假盲人
  将军肚 肚子拔罐向上提拉,消除厚脂肪
  拔罐三步走
  第一步:罐内投火 排完空气
  第二步:扣在穴位或痛处
  第三步:穴位留针再扣罐

相关资料

人体经络系统 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是贯穿人体全身的一些路线,古人称之为经脉,而在这些大干线上的分支,就是络脉,脉是这种结果的总括概念。 ◎人体经络系统详解 人体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它的组成要素是经脉和络脉。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分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正经有十二条,包括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共四组,每组三经,合称“十二正经脉”。一般来说,十二正经都有一定的起止点、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奇经则没有。 奇经有八条,即冲、任、督、带、阳跷、阴跷、阳维、阴维,通常称作“奇经八脉”。奇经在经络系统中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络中气血的作用。 络脉是经脉的小分支,有别络、浮络、孙洛之分。别络是其中最大的部分,别络名称来源于本经别走邻经之意,共有十五条,即十二经与任、督二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浮络顾名思义,是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分布广泛,没有定位,有沟通经脉,输达肌表的作用。脉最小的分支称为“孙络”,分布全身,难以计数。 除此之外,经络系统的组成中,还包含了它的连属部分,即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经络和脉络的区别 经络和脉络最主要区别就是经络为主干,脉络是主干的分支。“经”有路径的含义,是运行气血、转送营养的主干线,一般较为粗大。而络是网络的意思,一般较为细小,是经络的分支。 如果我们把经络比喻成河流,经脉就好像是长江、黄河,络脉则是从长江、黄河分出的支流。络脉从经脉分出后,再一级一级细分,最终形成了在全身无处不在的立体网络。并通过这个网络将经脉中的气血营养输送到人体中的每一个角落。 络脉逐层细分的特点形成了它特有的网络层次,由于络脉在人体脏腑和皮肤肌肉分布部位的不同,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位置,在这个位置中,络脉在运行气血、输送营养的时候,都遵循着一定的时间、速度和节律。 十二经脉 滋养身体的河流 十二经脉是人体中的河流,滋养着整个身体。 ◎十二经脉概说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正经”。

本书特色

推荐购买::图解人体特效穴位:一学就会,一按就灵的穴位大全(赠全套国际标准人体经穴图)最便捷、最节约、最有效的中医疗法:你可以不吃药:印度最伟大的瑜伽大师教你简单瑜伽治大病(瑜伽自然疗法·插图详解版):图解从头到脚:儿童经络穴位速效按摩家用手册(超值白金版) :图解看脸识病:3分钟面诊家用自疗手册(超值白金版):图解看手识病:速效手诊家用治疗手册(超值白金版)  相信中医的智慧  花几十元买套拔罐,用十分钟学会技巧,全家老小受用一生。  哪痛拔哪,不懂穴位  不会取穴也能见效  拔罐方法简单,不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不用专门学习就能操作。  拔罐是纯天然的疗法,操作过程中很安全,靠的是自己身体的。  调节来治愈疾病,没有副作用。  小病只需一次 大病慢病多拔几次就除根  清除体内毒素 让疾病无处扎根  通经络、顺气血,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拔罐加艾灸加针刺,三重治病效果更好  常见病 拔一次就见效  ◎ 痔疮:臀上拔罐一次就见效  ◎ 落枕:沿着颈肌推罐  ◎ 脱肛:臀上拔罐后温灸  ◎ 腰扭伤:哪痛拔哪  ◎ 便秘:针刺腰骶再走罐  ◎ 更年期综合征:走罐针罐刺络罐全用  大病重病 多拔几次就除根  ◎ 心绞痛:小罐吸心口  ◎ 肾绞痛:后腰拔罐加汤药  ◎ 坐骨神经痛:对症选穴针罐法  ◎ 肺炎:梅花针刺后留罐  ◎ 支气管炎:五大经脉上走罐  ◎ 胆绞痛:留罐后再按摩效果更好  妇科病 再难治拔罐也能治好  ◎ 乳腺增生:心口拔罐  ◎ 痛经:拔罐止痛防痛  ◎ 产后缺乳:乳根穴拔罐通经脉  ◎ 月经不调:血热血寒型都可拔罐  ◎ 带下症:湿热型针刺寒湿型艾灸  ◎ 妊娠呕吐:轻轻拔罐后进食  小孩生病 不用打针吃药了  ◎ 小儿消化不良:后背闪罐安全有效  ◎ 小儿百日咳:拔罐不留后遗症  ◎ 小儿腹泻:先拔后背再拔腹部  ◎ 小儿厌食:拔罐显著胜过健胃药  ◎ 小儿遗尿:腰上走罐定时排便  ◎ 小儿高热:脖后根上拔小号罐

目录

拔罐刺激经穴,恢复人体健康
编者序:盛行民间的古老医术
拔罐治病选穴速查表
本书内容导航
十二经脉穴位示意图
常用穴位取穴图
第1章 小罐大用:藏在罐里的疗病秘法
 1. 拔罐疗法:《黄帝内经》培育的奇葩
 2. 拔罐的前世今生:绵延千年的自然疗法
 3. 拔罐疗法的原理:小罐如何发挥大疗效
 4. 类拔罐:罐罐有绝招
 5. 准备拔罐:砍柴先磨刀
 6. 古今罐具:从兽角到多功能拔罐器
 7. 辅助材料:一个都不能少
 8. 操作步骤:步步为营治大病  
 9. 罐具排气:“吸引力”哪里来?
 10.“拔”法:针灸留走闪摇提转指
 11. 拔罐诊什么?治病保健都能行
 12. 拔罐也有“禁区”:这些病不能拔
 13. 临床意义:罐斑暗示着什么?
 14. 异常反应:亡羊补牢尤不晚
第2章 拔罐与经穴:拔出健康的通道
 1. 人体经络系统:气血运行的通道
 2. 十二经脉:滋养身体的河流
 3. 奇经八脉:调节河流的水库
 4. 十二经别:扩大滋养的支流
 5. 十二皮部:抵御外邪的森林
 6. 十二经筋:河流滋养的土地
 7. 十五络脉:遍全身的地下水
 8. 腧穴:河坝上的水闸
 9. 拔罐常用穴位:开闸门通水流
第3章  内科疾病:再深的病灶也能拔出来
 1. 感冒:沿着脊背走罐
 2. 头痛:针刺后拔罐
 3. 支气管炎:五大经脉上走罐
 4. 肺炎:梅花针刺后留罐
 5. 心绞痛:小罐吸心口
 6. 胃炎:火罐拔肚皮
 7. 肠炎:脊柱走罐再留罐
 8. 便秘:针刺腰骶再走罐
 9. 高血压:膀胱经上走罐
 10. 坐骨神经痛:对症选穴针罐法
 11. 三叉神经痛:疼痛处太阳穴针罐
 12. 更年期综合征:走罐针罐刺络罐全用
第4章  外科疾病:拔罐手术不用刀
 1. 落枕:沿着颈肌推罐
 2. 肩周炎:肩关节上推罐
 3. 颈椎病:针刺穴位后闪罐
 4. 腰扭伤:哪痛拔哪
 5. 肾绞痛:后腰拔罐加汤药
 6. 痔疮:臀上拔罐一次就见效
 7. 脱肛:臀上拔罐后温灸
 8. 胆绞痛: 留罐后再按摩效果更好
 9. 软组织损伤:三棱针散刺后拔罐
第5章  皮肤疾病:罐子里的光滑术
 1. 湿疹和皮肤瘙痒:后背和膝盖窝里刺络罐
 2. 神经性皮炎:梅花针扎病灶
 3. 银屑病:一消毒二针刺三拔罐
 4. 荨麻疹:肚脐闪罐再拔大椎穴
 5. 带状疱疹:用大号罐使劲拔
 6. 酒渣鼻:拔罐后涂中药末
 7. 腋臭:针刺腋窝胳膊肘后闪罐
 8. 白癜风:针刺成梅花状再拔罐
第6章  五官疾病:耳不聋眼不花
 1. 青光眼:背上拔刺络罐平肝火
 2. 白内障:刮出痧块后拔罐
 3. 牙痛:下巴拔罐能救命
 4. 口腔溃疡:穴位闪罐后挑痧
 5. 鼻炎:不同症状选不同穴
 6. 流鼻血:双肋走罐再温艾灸
 7.慢性咽炎:针刺脖子根再闪罐
 8. 急性扁桃体炎:穴位上放橘皮或西红柿
 9. 耳鸣耳聋:再难治拔罐也见效
第7章  妇科疾病:拔罐帮您做女人
 1. 乳腺增生:心口拔罐
 2. 月经不调:血热血寒型都可拔罐
 3. 痛经:拔罐止痛防痛
 4. 盆腔炎:体寒用针罐配艾灸
 5. 带下症:湿热型针刺寒湿型艾灸
 6. 产后缺乳:乳根穴拔罐通经脉
 7. 子宫脱垂:多种拔罐法加保养
 8. 妊娠呕吐:轻轻拔罐后进食
第8章  儿科疾病:简单又不疼
 1. 小儿消化不良:后背闪罐安全有效
 2. 小儿厌食:拔罐显著胜过健胃药
 3. 小儿百日咳:拔罐不留后遗症
 4. 小儿遗尿:腰上走罐定时排便
 5. 小儿腹泻:先拔后背再拔腹部
 6. 小儿高热:脖后根上拔小号罐
 7. 小儿肺炎:后背上拔罐保室温
第9章  自然美容术:拔罐还您美丽
 1. 肥胖症:针强刺激穴位后拔罐
 2. 皮肤粗糙:后背膀胱经上来回推拉
 3. 皮肤老化:拔罐滋养脾肝肾
 4. 妊娠纹:一罐抹平皱纹
 5. 痤疮:刺络罐拔热排毒
 6. 黄褐斑:针刺出血后闪罐
 7. 将军肚:肚子拔罐向上提拉
 8. 身材瘦小:拔罐健脾胃
 9. 眼袋:先后背留罐再印堂闪罐
 10. 手部皴裂:四肢拔罐补气血

节选

特别收录拔罐疗法源于古代角罐法,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包括药罐法、针罐法、刺络罐法、艾灸罐法等13种罐法,摇罐、转罐、走罐、闪罐等多种操作手法的综合疗法,医治范围也扩大到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美容科的多种疾病。拔罐疗法通过作用于经络和穴位,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节脏腑、消肿止痛、消炎拔脓的效果。拔罐疗法不仅操作起来简单方便,疗效相比打针吃药一点也不差,并且也没有药物的副作用,更没有动手术的痛苦,还能帮患者省下一笔不菲的医药费。所以拔罐疗法在民间极为盛行,老百姓都用拔罐疗法来治病防病,各种罐具几乎家家第一。本书将告诉您拔罐的理论基础、准备事项、操作方法和救急方案等,为您的健康加一份油!拔罐疗法是一种方法简便、安全有效的自然疗法,几千年来一直在民间盛行不衰。拔罐疗法的理论基础源于人体经络学说,而后者又源于千百年来中医养生智慧的精华——《黄帝内经》。人体经络外连四肢百骸,内连五脏六腑,适当刺激就能自身调节身体机能。而拔罐正是对穴位和经络的刺激,进而调节脏腑功能,祛病养生。可以说,学会拔罐就是走上健康长寿的捷径。拔罐不需要丰富的穴位知识,也不用取穴十分精确,只要哪痛拔哪就能治好病。本书从人体经络论及拔罐的理论基础,从拔罐的历史发展论及拔罐的实践步骤,最后一一介绍63种常见疾病的拔罐疗法。写实清晰的穴位图片配合详细通俗的操作步骤,构成简明易懂的图解,让您一学就会,准确操作。另内附精美的人体全身穴位图、精确的取穴技巧图,帮助读者准确取穴、提高疗效。愿本书为您省下金钱,带来欢乐和健康。高血压 膀胱经上走罐,把高血压杀在初期颈椎病 针刺穴位后闪罐,筋骨里没有毒了白内障 刮出痧块后拔罐,再也不是假盲人 将军肚 肚子拔罐向上提拉,消除厚脂肪拔罐三步走第一步:罐内投火 排完空气第二步:扣在穴位或痛处第三步:穴位留针再扣罐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养生堂05-图解拔病排毒一身轻》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65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