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雳
页数:254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100802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数字化的青年:媒体在发展中的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青少年的数字世界: 引言 ; 青少年发展与其在线行为: 理论框架 ; 互联网上的性: 性探索、网络性爱与色情 ; 建构在线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探索和自我呈现等。
作者简介
喀薇丽·萨布拉玛妮安(Kaveri Subrahmanyam),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教授,以及洛杉矶儿童数字媒体中心的副主任。她利用发展理论来理解年轻人与数字媒体的交互作用。通过使用量化技术和质性技术,她研究了年轻人的数字世界,包括视频游戏、聊天室、博客和诸如MySpace及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站。
大卫·斯迈赫(DavidSmahel),是捷克共和国马萨里克大学社会研究学院的副教授。他的主要兴趣是青少年及其在互联网上的行为。David的研究关注在线风险、自我认同的发展及其在虚拟世界中的影响、在线沟通、虚拟恋爱关系及友谊,以及互联网上的成瘾行为。
雷雳,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楚天学者讲座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现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分会副理事长。雷雳教授近年来致力于“互联网与青少年发展”的研究。
马晓辉,博士,河北大学心理学教师,研究兴趣为互联网心理学。
张国华,博士,温州医科大学心理教师,研究关注个体的网络心理与行为。
周浩,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博士研究生,研究兴趣为互联网心理学。
目录
第一章 青少年的数字世界:引言一、新兴媒体:硬件与内容的界限正变得含混不清二、世界互联网计划三、青少年使用的在线应用与数字背景(一)社交网站(二)发送短信(三)博客和微博(四)网络电话应用(五)即时通讯(六)在线游戏(七)聊天室(八)虚拟世界(九)公告牌(十)下载音乐和视频四、数字化沟通环境的特征(一)无实体用户(二)匿名性(三)基于文本的沟通(四)自我表露和去抑制(五)表情符号的使用(六)媒体多任务并行和多任务并行五、对年轻人的数字世界进行研究(一)逻辑上的考虑(二)方法学上的考虑六、本书的目的和组织架构第二章 青少年发展与其在线行为:理论框架一、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一)青少年期的变化(二)发展任务问题(三)背景因素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二、数字媒体和青少年发展三、理解青少年在线行为的理论框架:结构共建模型四、结论第三章 互联网上的性:性探索、网络性爱与色情一、青少年的性特征二、“性”网络环境的特征三、网络性探索(一)构造和呈现网络“性臼我”(二)网络性爱:在线性对话四、访问网络显性性内容(一)青少年上网时显性性内容的接触问题(二)显性性素材接触的相关因素(三)显性性素材接触的效果(四)接触性暴力素材(五)青少年性少数群体与互联网五、结论第四章 建构在线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探索和自我呈现一、青少年期的自我认同二、在线自我呈现和虚拟自我认同三、青少年的在线自我认同建构(一)在线自我呈现的工具(二)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