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加)珍妮·加肯巴赫
页数:372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100818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心理学与互联网:个人、人际和超个人的启示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了与网络使用相关的正常行为和病理性行为存在的区别, 覆盖面包括网络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交模式 —— 工作、约会、和有相似兴趣的人见面 ; 我们如何使用网络来经营事业 ; 如何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儿童和网络以及网络影响我们在哲学层面我们如何定义现实和意识等。
作者简介
珍妮·加肯巴赫(Jayne Gackenbach),在弗吉尼亚州立联邦大学(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获得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加拿大麦科文大学心理系教授。Jayne在美国和加拿大有超过30年的心理学教学经验,同时她也是国际梦境研究协会前主席。其主要研究兴趣为媒体、电子游戏、互联网与人的意识问题。
目录
1 互联网背景介绍1.1 引言1.2 我们共同关心的新事物1.3 人类与机器——矛盾的关系1.4 矛盾激化1.5 当今的互联网1.6 从无线电学到的1.7 研究网络1.8 总结2 儿童与互联网2.1 引言2.2 儿童在互联网上做些什么2.3 担忧2.3.1 社会性发展2.3.2 对色情作品和仇恨不必要的接触2.3.3 侵犯与欺负2.4 成为“互联网专家”3 网上的自我:人格和人口学的涵义3.1 简介3.2 对于身份问题思考的新方法3.2.1 一个或多个自我:青春期的探索3.3 线上自我的膨胀或去抑制行为3.4 网上人格特质3.4.1 网络内向型人格和外向型人格3.4.2 网上其他人格特质类型3.5 从人口统计的角度看网上自我3.5.1 性别与网络使用3.5.2 性别与玩游戏3.5.3 年龄、种族、文化、及贫穷的影响3.5.4 老年人3.5.5 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3.5.6 种族3.6 网上社会角色与不平等4 去抑制与互联网4.1 去抑制的证据4.1.1 自我表露和互联网4.1.2 网络纷争和反社会行为4.1.3 网络纷争的实验证据4.1.4 去抑制和万维网4.2 网络色情4.3 网络去抑制的解释:去个性化4.3.1 社会线索的减少4.3.2 自我意识二因素论4.3.3 去抑制效应的社会身份解释4.3.4 去抑制多冈索解释4.3.5 基于隐私的方法来解释去抑制4.4 总结5 性心理:互联网中的真实写照5.1 一般趋势